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作诗术语。原为流传作七绝、七律的口诀。即在七言律诗句中,第一、三、五个字的平仄不受限制,而第二、四、六个字要严格遵守平仄格式。其实,这口诀是欠全面的。五言“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一字,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是犯孤平;五言的第三个字,七言第五个字,也应“论”;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却不一定“分明”。
- 欢迎来到文学网!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作诗术语。原为流传作七绝、七律的口诀。即在七言律诗句中,第一、三、五个字的平仄不受限制,而第二、四、六个字要严格遵守平仄格式。其实,这口诀是欠全面的。五言“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一字,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是犯孤平;五言的第三个字,七言第五个字,也应“论”;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却不一定“分明”。
多收了三五斗 : 短篇小说。叶圣陶著。发表于1933年7月《文学》创刊号。写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江南水乡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故事,表现农民在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不幸命运和逐渐萌发的反抗意识。小说以“旧毡帽朋友”到河..
《多收了三五斗》:短篇小说。叶圣陶著。发表于 1933 年 7 月。作品通过对“旧毡帽朋友们”进城祟米的描写,反映了丰收成灾,谷贱伤农的不合理现象。“旧毡帽朋友们”抱着满腔希望,带着满船的新米到米行粜米,而粮食的价钱却..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作诗术语。原为流传作七绝、七律的口诀。即在七言律诗句中,第一、三、五个字的平仄不受限制,而第二、四、六个字要严格遵守平仄格式。其实,这口诀是欠全面的。五言“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一字,七言..
盛唐“边塞诗派”:盛唐期间描写边塞征戍生活的诗派。以高适和岑参(715—770)为代表,并称“高岑”。还有王昌龄、李颀(690?—715?)、王之涣、崔颢(704—754)等。开元、天宝年间对外战争频繁,诗人抒写将士立功报国的乐观..
排比:修辞格的一种。又称排叠。把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内容紧密相联的一组句子排列在一起。如:“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