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作品

荒诞作品:

出现于19世纪以前在英国流行的某些民间故事中,是给孩子们取乐的一种形式。

格林兄弟记录了许多这类故事。雅可布斯的童话集中也收有这类故事。

一本着名的儿童小故事书《颠倒的世界》(The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中讲了几个荒诞型的故事,比如《大老爷》。

但直到爱德华·李耳和刘易斯·卡罗尔的时代,荒诞故事才发挥了其充分的潜力。

伊丽莎白·索韦尔在《荒诞故事园地》(The Field of Nonsense)(1952)中,弗兰西斯·哈克斯利在《乌鸦与书桌》(1976)中都指出,李耳和卡罗尔的荒诞故事并不像以前某些评论者所说的那样,是利用一种什么都可能发生的梦境创作出来的,而是一旦某个前提被接受就会顺理成章地发展出来的一系列念头。这个前提也许含有对现实世界的某些方面的歪曲、颠倒或夸张:人类或动物的尺寸也许被大大扩大或大大缩小;时间或事件也许被说成是向后发展的,或以某种古怪的方式出现;食品或其它东西也许带有某些奇异的特征,或选择不太可能的东西来充当食物(“然后在杯子里倒满糖浆和墨水,或任何喝起来挺舒服的东西”。)这个过程常常完全是语言上的;大量的词被发明出来,采用诸如押头韵或押尾韵等方法来玩游戏(“你是说猪(pig)还是无花果(fig)?”),其荒诞性只是通过一个咬文嚼字的学究的行为来获得。李耳利用了以字母表来创造荒诞诗的可能性(在他的书中有几个荒谬字母表),而卡罗尔,用伊丽莎白·索韦尔的话来说,似乎把他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探索语言过程本身上”。

他是个专业数学家,对许多数学和逻辑概念中所内含的创作荒诞作品的可能性也感兴趣。

这些过程在卡罗尔的两本有关爱丽丝的书中,在李耳的《胡言诗集》里的五行打油诗以及他的某些较长的诗和荒诞故事中表现得最有效。在这些作品中,荒诞原则得到了彻底的贯彻。

荒诞对成人的心灵与对儿童的心灵一样具有吸引力,或许更具吸引力,在卡罗尔和李耳以后的荒诞作品实践者们大都是为成人创作的。

W·S·吉尔伯特的《巴博民谣集》(1869)部分地追随了李耳和卡罗尔的传统,贝洛克的喜剧性诗歌也是如此:G·K·切斯特顿高超地把荒诞故事发展成了似非而是的理论,常被用于各种目的;在詹姆士·乔依斯的《芬内根们的苏醒》(Finnegans’Wake)(1939)中可以见到卡罗尔的影响。李耳和卡罗尔的一位真正的继承者是斯派克·米里根,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里他的《怪人表演》达到荒谬故事最光辉的峰顶。

二十世纪中真正令人满意的儿童荒诞故事为数不多,其中之一是卡尔·山德伯格的《鲁塔巴格故事集》(1922)。

为您推荐

《荒诞派戏剧选》

《荒诞派戏剧选》:[爱尔兰]贝克特等着。施咸荣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8月版。29万字。荒诞派戏剧着意表现人类生存状态的荒谬,“自我”的丧失,生活的毫无意义,人们对自己的命运一无所知,希望有所期待却又不知有何期待,..

荒诞派

出版时间:1985-10 荒诞派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出现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流行于欧美,并影响到世界各地。荒诞派最早的不自觉的实践者可追溯到十八世纪的小说家萨德,他写了许多表现病态社会中居于下层地位的畸..

荒诞型广播剧

荒诞型广播剧 : 现代戏剧流派之一,又是广播剧的一个品种。“荒诞派戏剧”这一名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而首创这一戏剧流派的是法国人——尤金·..

《荒诞派戏剧》

《荒诞说》

《荒诞说》:副名:从存在主义到荒诞派。[英]阿诺德·欣奇利夫着。刘国彬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4月版。9.4万字。回顾与评价非正统小说、存在主义小说与戏剧、戏剧中的荒诞派手法的发展变化;对安德烈·马尔罗、让-保尔·..

《荒诞派戏剧集》

《荒诞派戏剧集》:《外国文艺》编辑部编。施咸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12月版。21.3万字。收4个剧本: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讲两个肮脏的老瘪三式的人物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在一条路上等待着,说是在等待戈多..

荒诞小说

荒诞小说 : 八十年代中后期,受西方黑色幽默与荒诞文学影响和启发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小说,亦属“新潮小说”中实验小说的一种样式。在西方,“荒诞”通常是存在哲学对人生境况的一种概括和对这种状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