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

传说中最早的道经。简称《阴符经》,相传出于黄帝,常与《道德经》、《南华真经》并称。经文很短,只有三百八十余字,说的无非是修炼之术,长生之道,但意蕴却非常丰富,令人回味无穷,例如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也。三盗既宜,三才既安。”这个“盗”字是全经的主题词,揭示了天地、万物与人三者之间的神秘关系,但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意会,难以言传。此经在唐代以前,未见传世,是唐代道士李筌偶然在嵩山中发现的。据李筌自称,他好神仙之道,经常周游名山,寻仙访道,一天,来到嵩山,在虎口岩石壁中,意外发现了这本《阴符经》。据说,经文写在白色的绢上面,封在一个石匣子中,封口有字:“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上清道士寇谦之藏诸名山,用传同好。”绢已经腐朽,一碰就变成碎片,李筌赶紧把它抄记了下来。这样,被北朝道士寇谦之藏在嵩山的《阴符经》才重见天日。《阴符经》当然不可能出自黄帝之手,于是有人怀疑是李筌伪作,包括上面这个故事都是李筌瞎编的。但据现代学者推测,作者可能是战国末期的人,托名黄帝是当时道家的风气,无非是告诉读者所记都是自古相传的人生真谛,不可轻视。无论怎样,这篇言深旨远的经文引起了后代道教名士的极大注意,据说,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甘河遇仙”,仙人授给他的秘典,就是《阴符经》。

为您推荐

黄帝素问➀

黄帝素问:医书。全称《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与*《灵枢经》通称*《黄帝内经》。传为黄帝所作,实出于春秋战国人之手。传本篇目不一,经唐王冰整理编次为24卷81篇。论述了自然界事物运动变化之规律及人体生理病理、..

黄帝阴符经➀

黄帝阴符经:道书。1卷。亦称《阴符经》,旧题黄帝撰。或曰战国末期作品,或以欧阳询、褚遂良曾临此书帖,定为公元531-580年所出。上篇神仙抱一演道章,中篇富国安民演法章,下篇强兵战胜演术章。根据阴阳五行奇正变化,阐述“天人..

黄帝内经➀

黄帝内经:医书。18卷162篇。亦名《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托名黄帝所作,但实际为春秋战国至秦汉间许多医人经验的总结。书成于公元前3世纪前后,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古医学经典。以论述中医基础理论为..

《黄帝传》

黄帝神话

黄帝神话 : 古帝王神话。黄帝本来是"皇天上帝"的意思。有些古书把"黄帝"这两个字径写作"皇帝",表明了黄帝的神格。传说黄帝是有四张脸,位居在天廷的中央,手里拿着一条绳子,和他的属神后土,共同统领四方。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