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希纳,G.

    毕希纳,G. : 德国剧作家。生于达姆施塔特,死于苏黎世。父亲是医生。1831年,毕希纳进斯特拉斯堡大学学医,1833年到基森,在那里组织革命组织"人权协会",印发了宣传品,提出"对茅屋──和平!对王宫──战争!"的口号,因而被捕。1835年逃亡到斯特拉斯堡。逃亡前,他用5个星期时间写成名剧《丹东之死》(1835)。1836年迁居瑞士苏黎世,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在苏黎世大学任讲师。这时期创作了讽刺喜剧《莱翁采和莱娜》(1836)、悲剧《沃伊采克》(1835~1836)的片断。
  毕希纳是革命民主主义者。《丹东之死》表达了他对革命的见解。剧本以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党人和吉伦特党人之间的争斗为背景,写丹东反对雅各宾党人用激进的专政方法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最终被革命法庭判处死刑;而罗伯斯庇尔虽在道德上是正直的,但执行恐怖政策也不能解决社会问题,最后只能陷于孤立。说明丹东的失败,在于他反对暴力革命;罗伯斯庇尔的灭亡则因为未能解决"面包问题"。
  《莱翁采和莱娜》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内心空虚和骄奢淫逸。悲剧《沃伊采克》是德国最早的一部以无产阶级为主人公的悲剧。剧本取材于发生在莱比锡的一件情杀案。主人公沃伊采克是个贫穷的理发师,他发现自己的未婚妻玛丽被军营的鼓手长诱骗,他无法忍受侮辱,杀死了玛丽。作者在剧中表现了两个不同阶级的对立和犯罪的社会原因。
  除了戏剧创作外,毕希纳还有一些戏剧美学方面的论述。
  毕希纳被称为德国现代戏剧的创始人、现实主义戏剧的先驱。虽然他的作品不多,但在德国戏剧史上却占据有重要地位。为了纪念他,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设立了"毕希纳文学奖"。

为您推荐

贝若特节日剧院

贝若特节日剧院 : 德国剧场。建筑在著名歌剧作曲家R.瓦格纳(1813~1883)晚年定居的城市贝若特。 剧院的建筑体现了瓦格纳对戏剧的许多创造性主张,并因上演瓦格纳的歌剧而著名于世。剧院可容纳观众1745人,观众..

波波夫,А.Д.

波波夫,А.Д. :   苏联导演、戏剧理论家和教育家。生于 1892年3月12日,卒于1961年8月18日。1912~1918年在莫斯科艺术剧院第一实验培训所学习。他的导演活动始于1916年。1918~1923年在科斯特洛马戏剧讲习所..

贝努阿,А.Н.

贝努阿,А.Н. : 俄苏舞台设计家、画家、艺术史家兼艺术批评家、导演。出身于建筑家、戏剧家家庭,曾祖父是威尼斯的戏剧导演,祖父是莫斯科大剧院的设计师,父亲也是设计师。他于1894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

百老汇

贝克,H.

贝克,H. :   法国自然主义剧作家。 1837年4月28日生于巴黎一簿记员家庭,受过中等教育,从小就自己谋生。近30岁(1867)时写了一部歌剧剧本《沙达那帕鲁斯》,1868年写歌舞剧《回头浪子》,两年后5幕剧《米歇尔·..

贝恩哈特,T.

贝恩哈特,T. :   奥地利剧作家、小说家。生于荷兰黑尔伦一个奥地利人家庭,1952~1957年在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攻读音乐和表演艺术。学习期间曾担任萨尔茨堡《民主人民报》记者,专门报道法律诉讼案件。1957..

鲍蒙特与弗莱彻

鲍蒙特与弗莱彻 : 两位英国剧作家、诗人,因合作写戏多年而常被相提并论。两人从1606~1616年共合作了10年,写下了大量的戏剧作品。其间,他们还分别同W.莎士比亚、B.琼森等人合作过。鲍蒙特和弗莱彻合作的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