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幕剧

    独幕剧 : 按作品形式规模划分的戏剧类别之一,与多幕剧相对应。指剧情在一幕内完成的小型戏剧。通常只有一个场景,也可以有两个以上场景。由于它篇幅大都较小,有时又称之为小戏。在独幕剧中,一般人物较少,情节线索单纯,从一个生活侧面反映社会矛盾,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戏剧故事。英文one act play可译为独幕剧,也可译为一个行动的戏,亦即只包容一次完整的行动。在17世纪,莫里哀曾写过一些独幕喜剧,如《可笑的女才子》、《逼婚》等。但这一类戏剧在19世纪后期才开始流行。А.П.契诃夫的《求婚》、J.M.辛格的《骑马下海人》、格雷戈里夫人的《月出》、菊池宽的《父归》等,都是著名的独幕剧佳作。中国早期话剧有很多独幕剧,如田汉的《名优之死》、丁西林的《压迫》、洪深的《五奎桥》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曾举行独幕剧评奖活动,《妇女代表》、《赵小兰》、《刘莲英》等,都是获奖的独幕剧作品。

为您推荐

范聚普,G.

范聚普,G. : 比利时剧作家、文艺评论家、记者、小说家。用法语写作。早期剧作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腐蚀作用和家庭的崩溃堕落,如《孩子》(1894)、《你的父母》(1897)等。   后期创作偏重于正面宣扬友..

伐佐夫人民剧院

伐佐夫人民剧院 : 保加利亚最大的剧院、全国的戏剧艺术中心。1904年建于索非亚,由"泪与笑"话剧团、"基础"话剧团、歌剧团组成。   剧院建立初期,首次演出许多保加利亚戏剧家的作品,如И.М.伐佐夫的《升官..

《反"翻把"斗争》

《反"翻把"斗争》 : 中国独幕话剧。作者李之华。东北文艺工作团第二团1947年首演。剧本首先发表于1947年 7月20~23日的《东北日报》,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室编辑的《中国现..

伐佐夫,И.М.

杜澎(1921~  )

杜澎(1921~  ) :   中国话剧演员。原名王润泉,1921年5月22日生于河北饶阳县,1927年随家迁北京定居。曾在北平美术学校从师李苦禅习国画两年。学生时期爱好戏剧。 1949年2月,参加华北革命大学文工团,1954年..

东野英治郎(1907~  )

东野英治郎(1907~  ) :   日本演员。生于群马县一个造酒商家庭,毕业于明治大学。1930年入日本无产阶级戏剧同盟研究所当学员,1931年加入新筑地剧团。艺名木庄克二。在《土地》、《作文教室》等剧目中显示..

发现与突转

发现与突转 : 戏剧结构技巧术语。突转,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法;发现,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它可以是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