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 : 中国培养军队艺术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 1960年5月创办于北京,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历届院长为:刘志坚、魏传统、胡可、邓斌等。
  学院创办以来,设有文学美术、戏剧、音乐、舞蹈、部队文化工作等5个系,12个专业。在教学中,注重基础训练,注重实践环节,注重民族风格和军人气质的锻炼培养,初步形成有鲜明军队特色的教育训练体系。
  学院戏剧系下设表导演教研室,台词教研室,形体教研室,影视教研室。戏剧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军政素质,以表演专业为主的艺术工作者。经过在校学习,要求学员较系统地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坚实地掌握表演专业技能和创造人物形象的科学方法,具有较丰富的文学艺术修养,思维活跃,独立创造能力强,在表演艺术领域中有开拓和创新精神,胜任舞台、屏幕、银幕的重要角色和主要角色。
  戏剧系在教学指导思想上,继承和发扬部队文化艺术工作的优良传统,重视基础训练,注重实践环节,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并广泛吸取中外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经验,努力推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历届毕业班演出的剧目有:《霓虹灯下的哨兵》、《青年一代》、《袭击》、《天山深处》、《女飞行员》、《高山下的花环》、《宋指导员的日记》、《火热的心》、《唐太宗与魏徵》、《尤里乌斯·伏契克》、《阴谋与爱情》、《瓦萨·日列兹诺娃》、《威尼斯商人》(英语演出)、《寻找山泉》;创作演出《团圆曲》、《这里没有沙漠》、《猛士之歌》等大型话剧和舞台短剧专场节目,受到军内外观众的好评。1987年创作演出的《芙蓉树下》获全国首届戏剧小品电视大赛一等奖。
  戏剧系近20年来,为专业话剧团体输送了9届4年制本科毕业生共240余人,其中如郑振环、郑邦玉、孔祥玉、翟俊杰、鲁继先、李保义、白志迪等已在全国戏剧界有一定影响。
  1987年初,学院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决定,调整了训练任务和教学结构,戏剧系相继开设了2年制表演专业干部进修班(大专)和短期轮训班。

为您推荐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 : 中国话剧团体。前身是新四军军部服务团戏剧队及后来发展起来的前线剧团、大众剧团。后与山东军区文工团合并,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文工团、华东军区第三..

中华剧艺社

中华剧艺社 : 中国民间职业话剧团体。简称"中艺"。"皖南事变"后,重庆文化界进步人士纷纷离渝赴香港、延安等地。中国共产党南方局将留渝的戏剧电影工作者组织起来,委托阳翰笙邀应云卫、陈白尘、陈鲤庭等负责..

中国艺术剧社

中国艺术剧社 : 中国话剧团体。简称"中术"。1942年,继中华剧艺社演出《屈原》获得成功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重庆进步剧运的力量,在周恩来的倡议下,由夏衍及在太平洋事变后自香港到重庆的金山、宋之的、于伶..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文艺会演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戏剧家统一战线组织。简称"剧联"。1930年冬成立于上海。刘保罗、田汉、赵铭彝、于伶等曾担任党团书记。1936年初,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自动宣告解散。   1927年..

中国话剧

中国话剧 : 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舞台剧称为戏曲,一般认为它形成于12世纪。话剧在中国则是一种外来的戏剧样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被移植到中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历程中,它沿着一条曲折的道路发展前进,出现..

赵太侔(1889~1968)

赵太侔(1889~1968) : 中国戏剧教育家。又名赵畸,字海秋。山东益都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1919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洋文学,继入该校研究院专攻西洋戏剧。1925年归国后,参加创建国立北京艺术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