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文艺会演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文艺会演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全军文艺团体或选调部分剧(节)目进行观摩演出的艺术活动。旨在交流经验,繁荣文艺创作,提高演出水平,促进部队文艺工作。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3年,在北京举行过四届全军文艺会演。第一届文艺会演1952年8月1日在北京开幕。参加文艺演出的有各军区、各军兵种及特邀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等单位的11个文艺代表队,近1500人,演出了140个歌舞、曲艺、 杂技节目。第二届文艺会演1959年6月1日在北京开幕。这次会演是军队文艺工作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的献礼演出。参加会演的有21个专业文工团、16个业余演出队,5600余人,演出各种形式的剧目、节目408个,其中有话剧《槐树庄》、《东进序曲》、《南海战歌》、《将军当兵》,歌剧《红鹰》,舞剧《五朵红云》、《蝶恋花》等。由87位将军组成的"将军业余合唱团"参加了演出。第三届文艺会演1964年4月6日在北京开幕。有18个专业文艺代表队、3000余人参加,演出的节目主要是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第四届文艺会演1977年 7月15日在北京开幕。这次会演是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0周年举行的。有21个专业文艺代表队和3个业余演出队参加,共6400余人,演出了各种形式的剧目、节目603个,其中有话剧《秋收霹雳》、《红旗飘飘》、《怒吼吧,黄河》、《雷锋》、《年青的鹰》,歌剧《江姐》等。此外,在历届会演之间,还举行过一定形式的分片会演、调演等活动,如1972年10月29日至1973年1月28日举行的全军分片会演(分沈阳、兰州、南京、广州4个地区),前后历时3个月,有32个专业宣传队、4个战士业余宣传队近6000人参加。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文艺会演,表现了丰富的部队生活和多样的艺术形式,体现出部队文艺鲜明的革命性、强烈的战斗性、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豪迈的风格。

为您推荐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 : 中国话剧团体。前身是新四军军部服务团戏剧队及后来发展起来的前线剧团、大众剧团。后与山东军区文工团合并,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文工团、华东军区第三..

中国艺术剧社

中国艺术剧社 : 中国话剧团体。简称"中术"。1942年,继中华剧艺社演出《屈原》获得成功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重庆进步剧运的力量,在周恩来的倡议下,由夏衍及在太平洋事变后自香港到重庆的金山、宋之的、于伶..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戏剧家统一战线组织。简称"剧联"。1930年冬成立于上海。刘保罗、田汉、赵铭彝、于伶等曾担任党团书记。1936年初,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自动宣告解散。   1927年..

中国话剧

赵太侔(1889~1968)

赵太侔(1889~1968) : 中国戏剧教育家。又名赵畸,字海秋。山东益都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1919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洋文学,继入该校研究院专攻西洋戏剧。1925年归国后,参加创建国立北京艺术专..

中国戏剧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 中国戏剧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7年元旦,隶属中国戏剧家协会。社长田汉,副社长李之华,副社长兼总编辑葛一虹,副总编辑孟超。编辑部设中国戏剧编辑室、外国戏剧编辑室,并用宝文堂书店名义出版通..

中国戏剧家协会

中国戏剧家协会 : 中国戏剧家自愿结合的群众团体。原名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1949年7月24日成立。1953年更名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址设在北京,在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各个省、市、自治区都设有分会。至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