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君里(1911~1969)

    郑君里(1911~1969) :   中国话剧、电影演员,导演、表演理论家。原名郑蔚章,笔名千里、郑重。进电影界后改名君里。广东中山县人,出生于上海。1928年考入田汉主持的南国艺术学院戏剧科。1928~1930年间,在南国社演出的《莎乐美》、《卡门》等名剧中演过重要角色。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被选为执行委员,负责起草《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1932年春任联华影业公司演员,和金、聂耳等成为公司的进步力量,对左翼电影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先后在《大路》、《新女性》、《迷途的羔羊》等进步影片中担任重要角色。1935~1936年,还参加过上海业余剧人协会《钦差大臣》和《大雷雨》的演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三队队长,到内地宣传抗日救亡,并担任过孩子剧团的指导。1940年任重庆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拍摄了《民族万岁》等影片,并为中国艺术剧社导演《戏剧春秋》和《祖国》等话剧。
  郑君里曾与章泯合译苏联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名著《演员自我修养》,对介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到中国起过重大作用。他编写的《角色的诞生》,总结了19世纪末以来欧美名演员及当代中国话剧演员的创作经验,提出了若干规律性和有价值的观点,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话剧表演艺术创作的著作。其他著译还有《论抗战戏剧运动》、《演技六讲》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郑君里主要从事电影导演工作,为昆仑影业公司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继续拍摄了《乌鸦与麻雀》、《林则徐》、《聂耳》、《枯木逢春》等优秀影片。郑君里历任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理事等职。1969年4月23日逝世。

为您推荐

袁牧之(1909~1978)

袁牧之(1909~1978) :   中国话剧、电影演员、编剧、导演,中国电影事业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909年3月3日生于浙江宁波。13岁到上海读中学,即开始业余演剧活动,成为洪深主持的戏剧协社的一名小演员。通..

约翰逊,S.

约翰逊,S. :   英国文学评论家、词典编纂家、散文家和诗人。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是个书商。他一生之中写作过各种题材的文章以及游记、日记、政论和传记等。他博学多才,有"约翰逊博士"之称。作为戏剧批评家,他..

越南戏剧

越南戏剧 : 越南的舞台艺术分为4大剧种:剧、嘲剧、改良剧、话剧。   剧  剧的产生发展较为复杂。根据现状推测,是以中国元杂剧为基础,吸收了一些越南流行的歌曲后形成的,是传统的古代戏,兼用韵文和散..

张正宇(1904~1976)

张瑞芳(1918~  )

张瑞芳(1918~  ) :   中国话剧、电影演员。1918年6月15日出生于河北保定军官家庭。自幼随父辗转南北。10岁时,父亲去世,随母定居北平。张瑞芳在北平市立第一女子中学上学时,成为校内演剧活跃分子,演出过田..

战斗剧社

战斗剧社 : 中国综合性文艺团体。1936年 7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成立。前身是1928年贺龙和周逸群创建的湘鄂西苏区的红军宣传队,后因王明"左"倾路线的危害,被取消。1934年10月,湘鄂西的红二军团与湘赣的..

章泯(1906~1975)

章泯(1906~1975) :   中国话剧、电影导演,戏剧理论家,艺术教育家。原名谢兴,四川省峨嵋县人,生于1906年12月29日。1929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同年,赴上海,开始从事戏剧导演工作。1931年加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