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彭春(1892~1957)

    张彭春(1892~1957) : 中国教育家、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导演。字仲述,1892年生于天津。1908年毕业于南开学校。1910年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哲学,同时刻苦钻研戏剧理论和编导艺术。1916年回到天津,协助其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主持南开中学并任南开大学教授,同时兼任南开新剧团副团长。抗日战争期间,从事外交工作。后移居美国,1957年7月在美逝世。
  南开学校自1909年起即由张伯苓亲自主持和编导了新剧《用非所学》,这是中国北方最早的话剧活动。张彭春主持南开新剧团后,引入欧美话剧的演出体制,建立正规编导制度,一方面继续上演中国剧目,如1918年由他编导的《新村正》;另一方面陆续按原本或改编演出多种世界名剧,如《巡按》(果戈理)、《娜拉》、《国民公敌》(易卜生)、《争强》(高尔斯华绥)、《财狂》(莫里哀)等。这些剧目的演出以及排练方法,对中国话剧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张彭春还熟谙京剧,曾于1930年和1935年两次作为艺术指导参加梅兰芳剧团访美和访苏。

为您推荐

朝仓摄(1922~  )

朝仓摄(1922~  ) : 日本女舞台设计家。1922年 7月16日生。毕业于法国艺术学院。1942年后曾以绘画作品多次获奖。1980年获《戏剧》舞美设计奖、日本电影学会优秀美术奖。1983年为在雅典演出的《美狄亚公主..

赵丹(1915~1980)

赵丹(1915~1980) :   中国话剧、电影演员。原名赵凤翔,祖籍山东肥城。1915年 6月27日生于江苏扬州。童年时代在江苏南通度过。赵丹在浓厚的戏剧气氛中成长,上中学时和同学顾而已、 朱今明、钱千里等人组织..

《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

《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 : 中国话剧运动史料汇编。共3辑,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分别于1958年6月、 1959年4月、1963年4月出版。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原拟继续进行的史料搜集和出版工作被迫中断。  ..

赵铭彝(1907~  )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 中国话剧团体。1949年 4月16日成立于北京。前身是1941年延安成立的延安青年艺术剧院,由四川旅外剧人抗敌演剧队、西北青年救国会总剧团以及小小剧团组合而成。1943年剧院同延安部队艺术..

张骏祥(1910~  )

张骏祥(1910~  ) :   中国话剧、电影导演、理论家、剧作家,笔名袁俊。1910年12月17日生于江苏镇江。1928年入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从王文显教授攻读西洋戏剧,1931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36年去美国进耶鲁..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 : 中国话剧团体。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1953年 5月组建于北京。原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话剧团,是在1951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文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