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绣文(1915~1969)

    舒绣文(1915~1969) :   中国话剧、电影演员。学名舒彩云,曾用名许飞琼。原籍安徽省黟县,出生于安庆市知识分子家庭,幼年家境清贫。1931年,开始艺术生涯。1932年 5月,在杭州加入处于地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话剧团体"五月花剧社",演出了《乱钟》、《战友》、《S.O.S》等独幕话剧。同年秋回到上海,随春秋剧社参加了上海影剧界联合为东北难民募寒衣的义务演出。后又与艺华影片公司签订合同,由此开始了影剧两栖的艺术生活道路。
  1934年春,舒绣文应中国旅行剧团之邀,赴南京参加演出《梅萝香》,成功地塑造了剧中筱春兰形象。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由此和她签订3年长期合同,在几部电影中担任主要角色;她还参加了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成功地塑造了《原野》中的金子和《大雷雨》中的卡巴诺娃的形象。
  1937年"八·一三"后,舒绣文到达武汉。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电影股工作。同时演出了《前夜》、《中国万岁》、《古城的怒吼》、《夜光杯》等抗战话剧,还主演了电影《保卫我们的土地》。尔后随电影股西迁重庆,一直在那里任电影和话剧演员,这是她艺术上日臻成熟的时期。她相继拍摄了《好大夫》、《塞上风云》、《血溅樱花》等影片,参加了几十出话剧演出,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她戏路宽广,中外古今的正反面角色、悲剧、喜剧人物,都能演得真实可信。如《天国春秋》中的洪宣娇、《棠棣之花》中的聂荌、《蜕变》中的丁大夫,都获得较高评价。
  抗日战争胜利后,舒绣文回到上海,参加演出了话剧《天国春秋》、《清宫外史》、《春寒》等剧,更多的是拍摄电影。1947年全国评出10部优秀影片,舒绣文主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名列第一,《裙带风》名列第三,并被评为当年最出色的女演员。此后她去香港和欧阳予倩等合作拍片。1949年5月回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1950年,舒绣文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在影片《女司机》中塑造了我国第一代女司机孙桂兰的英雄形象。1954年,又拍摄了《一场风波》,扮演立福嫂。1957年调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从事话剧演员工作。在北京人艺,她先后塑造了《关汉卿》中的朱帘秀、《伊索》中的克丽娅、《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女店员》中齐母等人物形象,无不栩栩如生、性格鲜明。其中,虎妞的形象标志着她的表演艺术达到了最佳境界。


  舒绣文生前曾被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第三届全国妇联执委会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及第二届代表。


为您推荐

书斋剧

书斋剧 : 一种旨在供阅读而不适于上演的文学剧本。又称案头剧。书斋剧最早的剧作家是古罗马的塞内加(公元前4 ?~公元65)。他在悲剧作品中惯用长篇大论的独白或对话以及各式各样的隐喻,但缺少应有的戏剧性,因而难..

斯克利布,E.

斯克利布,E. : 法国通俗喜剧作家。1791年12月24日生于巴黎一布商家庭,早年丧父。写有喜剧、闹剧、悲喜剧、历史剧、歌剧、喜歌剧等 350部(其中有与他人合写者)。他的剧作,不着重刻画性格,而以情节取胜,有"佳构剧"..

石凌鹤(1906~  )

石凌鹤(1906~  ) :   中国剧作家。原名石联学,化名石炼顽,笔名凌鹤。1906年 6月20日生于江西省乐平县大田村。中学时期曾参加演剧活动。1924年中学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员。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在南昌江西..

舒强(1915~  )

斯里兰卡戏剧

斯里兰卡戏剧 : 形成于19世纪初期,从它的雏形时期算起,其发展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   "高拉姆"阶段  19世纪以前,斯里兰卡在跳神驱鬼的活动基础上,兴起了一种叫做"高拉姆"的歌舞,表演历史故事和各种滑稽动..

斯帕克,P.

斯帕克,P. : 比利时剧作家、诗人。用法语写作。曾任布鲁塞尔的德·拉·莫内剧院院长。他创作的中心思想是宣扬故乡山河之美和热爱祖国之情。他写的剧本都是诗剧,主题清新,文体细腻,结构灵巧。1908年演出的《卡..

斯戴里亚戏剧中心

斯戴里亚戏剧中心 : 南斯拉夫最有影响的戏剧团体。1956年为纪念南斯拉夫重要作家、塞尔维亚戏剧奠基人S.波波维奇诞辰150周年在诺维萨德成立。主要任务是促进和繁荣南斯拉夫现代戏剧的创作和演出。每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