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泰兰诗歌

    卡泰兰诗歌 : 西班牙卡泰兰诗歌有着奇特的命运。在长达几个世纪期间,卡泰兰诗歌主要不是用卡泰兰语,而是用其他语言创作的:中世纪时使用普罗旺斯语,在西班牙国势上升时期使用的是卡斯蒂利亚语。自浪漫主义时期以来,用卡泰兰语创作的诗歌才在卡泰罗尼亚和使用卡泰兰语的巴伦西亚、巴利亚里群岛兴旺起来。
在中世纪,卡泰罗尼亚与普罗旺斯在地理位置、语言和政治上很接近,普罗旺斯诗歌在欧洲又享有极大声誉,这就促使卡泰罗尼亚人用普罗旺斯的文学语言创作自己的诗歌。同时,他们也借鉴了宫廷情诗、讽刺诗、道德诗等普罗旺斯诗歌的模式和吟游诗人的作诗法。自12世纪至15世纪,绝大多数卡泰罗尼亚诗人一直以这种方式进行创作。纪廉·德·贝尔奎达(1140—约1200)和塞韦里·德·吉罗纳(1250至1280年间为他的创作盛期)是早期卡泰罗尼亚最优秀的吟游诗人,而若梅·马尔克(1335—约1410)、佩雷·马尔克(约1338—1413)是后期最优秀的吟游诗人。
然而,有资料表明,在卡泰罗尼亚同时也出现用卡泰兰语而不用普罗旺斯语创作的诗歌。这种宗教诗广为流行,至今在卡泰兰文学中仍很普遍。拉蒙·卢尔(约1232—1316)用卡泰兰语创作出比较正规的诗歌,他的抒情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性。《阿米克与阿马特之书》是他最优秀的抒情诗。这一首散文诗受到阿拉伯神秘主义的一些影响,歌颂人类的灵魂在爱神的帮助下升归上帝。
14至15世纪期间,在卡泰罗尼亚出现了叙事诗,一般为八音步双行体。若梅·罗伊格(卒于1478)的长篇叙事诗《技能之书》比较著名。这部叙事诗为四音节双行体,主要描写女人的诡计和邪恶。
由于阿拉贡王国与西西里、那不勒斯和整个意大利在政治上关系密切,于是深受普罗旺斯影响的卡泰兰诗歌又进一步受到意大利诗歌的影响。可以看出,霍尔迪·德·圣霍尔迪(约1400—1424)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属于普罗旺斯的传统作家,但他的诗歌带有彼特拉克的某些特色,其中的语言与他同时代的卡泰兰语十分相近。奥西亚斯·马尔克完全用卡泰兰语进行诗歌创作。他继承了吟游诗人的传统和意大利抒情诗的风格,使他的诗具有深刻的心理洞察力。他善于将普通的中世纪和意大利式的主题用于表达人类的普遍情感。他的诗歌分为四组,分别以《爱情之歌》《死亡之歌》《道德之歌》和《精神之歌》为题。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在这些诗作中不存在谎言,有的只是真理、苦闷和孤独。15世纪另一位伟大的卡泰兰诗人是琼·罗伊克·德科雷拉。他起初描写肉体之爱,然后歌颂纯洁之爱,最后赞美神圣之爱。他的诗歌具体、形象,富于意象主义特征。他率先将意大利十一音节诗引入卡泰兰诗中。
卡泰兰诗歌在奥西亚斯·马尔克、罗伊克·德科雷拉及其追随者的作品中得以确立,但不久,由于西班牙王国的统一,卡泰兰诗歌日渐衰落了,并且沉寂了300年之久。事实上,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初,大多数卡泰兰诗人放弃卡泰兰语,而借用卡斯蒂利亚语进行创作。虽然卡泰兰语仍然是卡泰罗尼亚人的口头用语,可是只有部分次要诗人继续用卡泰兰语写作。那时真正活跃的、用卡泰兰语创作的诗歌形式是民谣和流行的宗教歌曲。这两种诗歌均流传于注重自身传统的普通人中间,而不为上流社会的文人所问津。
19世纪初,卡泰兰文学开始复兴。这与当时的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浪漫主义思潮旨在恢复本民族的母语,以表达民族情感,重振民族声威。布埃纳文图拉·卡洛斯·阿里鲍(1798—1862)的爱国主义长诗《献给祖国的颂歌》(1833)标志着这个运动的起点。接着,诺阿金·鲁比诺、伊·奥尔斯(1818—1899)和曼努埃尔·米拉·伊·丰塔纳尔斯(1818—1884)等诗人学者推动、领导和组织了一场文学复兴运动。中世纪一年一度的“花节”(赛诗会)于1859年在巴塞罗那再度举行,推动了民族文学的发展,激励了许多作家继续用卡泰兰语进行创作。他们创作出了大量爱国诗、宗教诗、诗剧和抒情诗,虽然并非都是上乘之作,但其影响却十分深远。其中,哈辛特·维尔达格尔(1845—1902)的诗作最为突出。他创作了史诗《大西洋国》(1877),歌颂一个沉没在大洋底的理想国家。他创作的另一部史诗《卡尼古》(1866)取材于卡泰罗尼亚从摩尔人统治下赢得解放,恢复自治的历史。在维尔达格尔之后,用卡泰兰语创作便不再被视作低人一等了。维尔达格尔的创作十分丰富。除了史诗之外,他还写了宗教诗、自然诗,以及感情极为真切的抒情诗。他所使用的音律格式多样,有简短明快的四音节,有流行的传统民谣音律,也有亚历山大格;诗节的组合既富于变化,又恰到好处。
在维尔达格尔之后,现代卡泰兰诗歌趋于成熟。现代主义运动将欧洲文化的影响带到了卡泰罗尼亚,使卡泰兰诗歌再度繁荣。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若安·马拉加尔(1860—1911)。他不但使用传统诗体,而且创作了大量的自由诗。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美的欣赏,对生活、大自然、力量、工作和创造的热爱和赞美。他的风格被称为“马拉加尔乐观主义”。
马拉加尔有时遵循有时打破古典规则,而用卡泰兰语创作的巴利亚里诗人米格尔·科斯塔·伊·洛贝拉(1854—1922)和若安·阿尔科维尔(1854—1926)则重申了酷爱韵律和智慧的卡泰兰古典文化传统。
后一代诗人一方面继承了科斯塔·伊·洛贝拉和阿尔科维尔的古典主义,又继承了马拉加尔的乐观与活力。例如,何塞普·卡纳(生于1884)给卡泰兰诗歌增添了优雅和轻松的风格;盖罗·德·利奥斯特(豪梅·博菲利·伊·马特斯的笔名)的诗歌带有理智主义的倾向;何塞普·玛丽亚·洛佩斯—比科(1886—1959)的作品反映了诗人的天主教世界观;何塞普·玛丽亚·德·萨加拉(1894—1961)的诗作朴实通俗;卡莱斯·里瓦(1893—1959)作为一位希腊语教授,在创作中追求“纯诗”。
西班牙内战(1936—1939)后,卡泰兰文学和卡泰兰文化遭到佛朗哥政府的压制和摧残,卡泰兰文的著作也被当局禁止出版。然而卡泰兰文学始终在发展。内战后的一代卡泰兰诗人,无论留在国内的还是流亡国外的,都继续用卡泰兰文进行诗歌创作,反映卡泰兰的社会风貌。内战后,卡泰兰最著名的诗人为萨尔瓦多·埃斯普里乌(生于1913)。他创作了具有社会意义的讽刺诗。阿古斯蒂·巴特拉在流亡国外的诗人中最负盛名。

为您推荐

回环诗

回环诗 : 回环诗是一种格式严整的法国诗体,历史较长,变体很多。回环诗最简单的形式始见于13世纪,其格式为:全诗4节8行用两韵,以a(A),b(B)表示,首节首行重现于第二节第二行,首节两行又作为第四节的..

浪漫诗

浪漫诗 : 指一种西班牙民谣,是西班牙内容最纯朴、流行最广泛的一种固定诗歌形式。它一般是每行8个音节,全诗各偶数行用同样的元音谐音押韵,奇数行不同。有些浪漫诗则用和音的八音节双行体格式。还..

皇家韵诗;君王诗体

皇家韵诗;君王诗体 : 皇家韵诗有时也称为乔叟诗节。这种诗体每节七行,每行为五音步抑扬格,韵式为ababbcc。乔叟在《特罗伊拉斯和克莱西德》《百鸟会议》及《坎特伯雷故事集》的部分故事中成功地使用..

鉴赏力

六行体

六行体 : 该术语的西文名称很多,有sexain, sextain, sixain,sextet, hexastich, sestet等。这些名称在西方诗歌里被不加区分地用来指各式各样的六行诗节。不过其中“sestet”这个术语,正确地说,仅..

具体诗

具体诗 : 具体诗是一种借书法艺术创作的诗歌;它采用语言的字母形式与特选的印刷字体将一篇诗歌的词素、单词、语句按照特定的设计进行排列,从而使原来意义平淡的文本显示出十分奇妙的诗情画意。具..

教育诗;教诲诗

教育诗;教诲诗 : 教育诗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人进行教导。这一术语的通常含义是指进行道德教诲的诗歌,也指传播天文、数学、修辞、哲学等方面的技术、知识的诗歌。从美学上看,教育诗可能是文学发展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