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色转换

    音—色转换 : 指从色彩的角度去感受或描写声音,简言之,即是将声音转换为色彩。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尔律治在其《文学传记》中指出:“诗人必须……懂得并掌握培根所说的各种感觉的共性特征。尤其要懂得并掌握听觉和视觉之间的对应关系,声音所表现的视觉概念。”音-色转换这一现象在诗歌中是很普遍的。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法国诗人兰波在他的十四行诗《元音》中的一行:
A noir, E blanc, I rouge, U vert,O bleu, voyelles….
A黑色,E白色,I红色,U紫色,O蓝色,元音……

此外,在语言中常见的“金嗓子”(golden voice)、“花腔女高音”(coloraturasoprano——直译为“彩色女高音”)、“音色”(Klangfarbe)等词语也都是音—色转换的例证。爱德华·托马斯《鸡鸣》一诗中的两行亦不失为此用法的一个生动实例:
Out of the night, two cockstogether crow,
Cleaving the darkness with asilver blow.
夜已尽,有两只公鸡齐声啼鸣,
划破了黑暗,天空显露出一线银色的黎明。

为您推荐

中世纪诗学

中世纪诗学 : 西方中世纪时期的文艺均受基督教信仰主导,各国均用拉丁文作为文艺批评语言。 西方中世纪文化可以分为时间长度大体相等的三个时期:(1)天主教文化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欧洲各国的思想..

重音

重音 : 指一个词在读音时,某个音节比邻近的音节读得更重。有些语言学家和诗律学家把重音等同于重读(stress);有的主张重读仅是重音的一个要素;有的则认为二者全然不同。关于重音的性质,诗律学界历..

中国的特殊诗体“诗钟”

中国的特殊诗体“诗钟” : 中国清末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诗体——诗钟,它是“律诗”讲求对仗的两联和“对联”的混血产物。有时只要合格,连“中心思想”亦可不必讲求,因此,不能说是一种真正的诗体,但它..

音色

韵 : 一、性质和作用 韵主要是指以词中的同音为基础的修辞手法。在英语中,韵由两个或多个结构单元“韵部”组成。韵部可以是:单词(如dawn—fawn)、词末音节(如ap/plaud-de/fraud)、词组(如stayedwi..

音律

音律 : 指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诗歌节奏,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可衡量的节奏格式,或指诗歌节奏的理想格式。如果音律是指诗歌节奏的理想格式,那么节奏的规律性及可预见性越高,它的音律性也越高。语言中采用..

直觉

直觉 : 把诗歌视为一种直觉形式的理论即使在今天同我们的思想方法也有些格格不入。G·N·G·奥尔西尼在评论贝内代托·克罗齐时曾指出,美国的文学批评家不相信他们的直觉能力,而且也不相信诗歌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