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德丽

    黛德丽 : 德国和美国女演员。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和赖因哈特戏剧艺术学校。1922年起在剧院从事演出。1923年首次登上银幕(《旅途中的男人》)。1930年在影片《蓝天使》中饰轻佻的女歌手罗拉,获得成功。同年她与《蓝天使》的导演一起应邀到好莱坞,在那儿,不管以什么形式出现都大受欢迎。30年代上半期在他们合作的《摩洛哥》、《名誉不佳的夫人》、《上海快车》、《淡黄发的维纳斯》、《红色女皇》、《魔鬼—— 这就是女人》等影片中,黛德丽饰演的人物渐渐失去了个性特征。在30年代后半期的作品中,黛德丽力图使自己扮演的人物的性格多样化,赋予角色以喜剧色彩和紧张的情调,如影片《愿望》、《没有甲胄的骑士》、《天使》、《碧血烟花》(又译《德斯特里又上马了》)、《新奥尔良的火焰》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年代里,黛德丽拒绝了纳粹分子让她返回德国的建议,并发表强烈谴责法西斯主义的讲话,参加为美军士兵举办的音乐会和美军情报部的无线电广播。战后她很少拍片子,主要在著名大师的影片中扮演一些悲剧的角色:如B.怀尔德的《海外恋情》(1948)和《原告方面的证人》(1957),希区柯克的《怯场》(1950),朗格的《声名狼籍的农场》(1952),威尔斯的《邪恶的印迹》(1958)等。50年代初她作为一个舞台歌手在世界各国受到欢迎。1961年她在影片《劫后升平》(又译《纽伦堡审判》)中饰演了被盟军处死的希特勒将军的寡妻的角色,1962年在纪录片《黑狐》中朗读抨击希特勒的解说词,这证明她仍坚持反法西斯的立场。1978年在西德参演了影片《漂亮的舞男,不幸的舞男》。

为您推荐

戴维斯

戴维斯 : 美国女演员。1928年从戏剧艺术学校毕业后在剧院演出。1931年从影(《坏女郎》)。她起初因为外形条件不符合“明星”标准扮演次要角色。然而卓越的演技、善于表现女主人公复杂和矛盾的性格..

柴伐蒂尼

柴伐蒂尼 : 意大利作家、美工师。剧作家、电影理论家。曾在帕尔马大学学习。20年代末开始新闻和文学活动。1935年从影。在从事文学和新闻活动的同时,他从1940年起开始进行经常的剧本创作。根据柴伐..

彩色片

彩色片 : 这个名词指的是利用多种色彩的画面来表达现实中的自然颜色,从美学的角度刻画物体。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电影刚刚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时候,不过是反映所看到的世界的一系列单色(黑白)的摄影图..

查斯克尔

达式常

达式常 : 中国演员,南京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9月进入了当时的海燕电影制片厂当演员。从此正式走上了专业电影演员的道路。他参加过话剧《年轻的一代》的演出,担任林育生的B角。1964..

达森

达森 : 美国演员、剧作家、导演。1940年从影。达森创作的繁荣时期是在40年代后期,他导演了一系列内容尖锐的社会影片:《血溅虎头门》(又译《暴力》)、《光秃秃的城市》、《盗贼的公路》、《夜与城..

查耶夫斯基

查耶夫斯基 : 美国剧作家。擅长于创作电视剧,是描写普通美国人生活的一系列通俗剧本的作者。其中许多剧本被拍成电影,如《君子好逑》(又译《马蒂》,1955,获奥斯卡奖和戛纳国际电影节奖)、《单身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