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片

    彩色片 : 这个名词指的是利用多种色彩的画面来表达现实中的自然颜色,从美学的角度刻画物体。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电影刚刚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时候,不过是反映所看到的世界的一系列单色(黑白)的摄影图象。在当时,没有色彩(同没有声音一样)的情况能为观众所理解,被许多理论家认为是银幕幻觉的一种常规。然而,即使在早期电影中,就有人试图利用色彩,办法是:为胶片上的图象着色,或给图象加上一定的色调。一般是在假定性(浪漫性或奇妙性)的故事情节中采用这种办法。因此,色彩便成了表达情感的手段,而不是描述生活可靠性的标志。作为象客观生活那样再现世界的一个因素,彩色的问题已被人们提了出来并在电影技术领域(见电影技术和电影艺术表达手段辞条)中逐步得到解决。对这点起促进作用的是一些国家,首先是美国在30年代初研制出来的供拍摄电影用的彩色摄影方法。用“技术色调”的方法摄制了第一部彩色片《贝蒂·沙波》(1935)。接着,根据双色调制法摄制了第一部苏联彩色片《格鲁尼娅·科尔娜科娃》(1936)。采用这些方法首先在故事影片假设奇幻的情节方面产生效果,特别是在动画片中。彩色影片的表达方法很长时间内没有成为发展银幕现实主义的手段。想掌握色彩造型技能的尝试往往产生自然主义的结果。这不仅是因为当时彩色只能作综合性的和粗浅的表达,而首先是因为人们对现实世界及彩色图象的心理和生理感受有着本质的差异。电影摄制手段中运用色彩,并没有使银幕对世界的刻画变得更加可信,只不过在黑白形象的条件中加入另外一系列新的条件而已。同这个系列相比,长期以来总认为黑白形象更具有生活真实性,更加可信,更加自然。在30—40年代间,彩色电影的技术手段得到进一步完善,能够更加灵活、更有区别地用彩色反映现实,这就为故事片中有效地运用色彩创造了条件,使银幕图象更接近绘画的要求。1940年,C.爱森斯坦提出了“不是着上去的颜色,而是鲜花固有的颜色”这个公式,它成为他关于电影色彩的基本观念。爱森斯坦认为,“色彩同音乐一样或类似音乐,都是对情节进行形象、思维和戏剧阐释的有效而必要的手段”。《伊凡雷帝》一片第二集中《禁卫兵的宴饮》的彩色插曲(1945)实现了爱森斯坦的观念。后来,在一系列世界电影作品中,色彩被成功地用来作为“动态电影画”的一个富于表现力的重要因素,一般运用于假定性或历史性的情节,即要求对所刻画的对象保持一定的美学距离的情节中。这样的影片有《米丘林》(1949)、《奥赛罗》和《第四十一》,这后两部影片摄于1956年,苏联摄制的还有其他一些影片。除此以外,《情感》(1954年)、《法国康康舞》(1954)等也属于这种类型。对黑白图象和彩色图象感受的本质差异那时依然存在。理论家们不止一次地指出:黑白故事片是最可信的,接近新闻片和文献纪录片。
从60年代下半期开始,在复制现实时完成直接造型任务中大力运用色彩。彩色摄影化学手段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其他因素(包括在文献纪录中广泛运用色彩)对此起了促进作用。对色彩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从而把彩色片同黑白片对立起来的看法也就失去了原先的那种片面性和尖刻性了。现代电影艺术有层出不穷的手段,根据多样化的导演手法的风格和样式,从艺术角度运用色彩。利用色彩的方法很多:有时用柔和的格调加以表达,几乎使人分辨不出彩色形象和黑白形象之间的区别,有时采用绘画的灵活手法处理,还有时纯粹为了使场面富有高度表现性而运用色彩(在假定性情节的影片中)。现代电影里,描写现时代真实情况的影片,历史片,歌舞片和音乐片,科学幻想片,神话醒世片等,都要求用各种方式综合运用色彩以完成表达功能和造型功能。

为您推荐

达式常

达式常 : 中国演员,南京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9月进入了当时的海燕电影制片厂当演员。从此正式走上了专业电影演员的道路。他参加过话剧《年轻的一代》的演出,担任林育生的B角。1964..

达森

达森 : 美国演员、剧作家、导演。1940年从影。达森创作的繁荣时期是在40年代后期,他导演了一系列内容尖锐的社会影片:《血溅虎头门》(又译《暴力》)、《光秃秃的城市》、《盗贼的公路》、《夜与城..

大岛渚

大岛渚 : 日本导演。1954年从影。第一部影片是《爱情与希望之街》(1959)。在大岛诸初期的影片中出现过一种新的主人公,他们年轻、好斗、无耻、不相信老一辈的道德准则。这类影片有:《青春残酷物语..

达科夫斯基

达里厄

达里厄 : 法国女演员。曾在巴黎音乐学院小提琴班学习。14岁登上银幕(《舞会》,1931)。此后演过许多导演执导的70多部影片。她常常扮演悲剧角色。达里厄精湛的演技、真诚而深刻的表达所饰主人公感情..

陈凯歌

陈凯歌 : 中国导演。福建长乐人。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导演。他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执导的《黄土地》(1984)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第五代电影”的代表人物。其后他..

程季华

程季华 : 中国电影理论家、史学家。湖北省沙市人。1938年参加党领导的演剧队奔赴农村,从事救亡宣传工作。1939年在重庆筹建了益州剧场,1941年到湖北宣传抗战。1946年到香港成立中国歌舞剧艺社,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