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新一代的流浪者

[电影]新一代的流浪者:

70年代美国电影的一个流派,代表作有《五支动听的曲子》、《稻草人》、《午夜牛郎》、《悠闲的骑手》等。

这些影片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现实的某些侧面。《五支动听的曲子》曾获纽约影评家三项奖,被日本《电影旬刊》列为1971年外国10大优秀影片之一。

《稻草人》获1973年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描写两个流浪者到处飘泊,互相同情,结下了友谊。他们饱经风霜而又对生活绝望。这一类流浪汉影片,反映了那些被社会遗弃,对社会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的人,其中大部分是青年人的生活。

这类影片,大多数是年轻导演的作品。因为他们大多是在纽约而不是好莱坞拍片,所以被称为“纽约派”。

代表人物有《五支动听的曲子》的导演杰里·沙兹堡、《糖地快车》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飞越疯人院》的导演米洛斯·福尔曼等

为您推荐

[电影]玫瑰色的新现实主义

[电影]玫瑰色的新现实主义:1957年后,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原因,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开始衰落。这时,制片人借口观众不再喜欢看意大利社会的阴暗面,拒绝投资拍摄这类影片。可是又不甘心放弃新现实主义影片给他们带来的利润,于..

[电影]意识流

[电影]意识流:这个概念最先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最自然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

[电影]南斯拉夫电影自治法

[电影]南斯拉夫电影自治法:1951年颁布实行。主要内容为组织各共和国独立的电影利益共同体,自制影片生产的一切计划。各电影制片厂独立制片和发行。制片厂对每部影片的投资分段预付,并从映出收入中有计划地收回成本及分配..

[电影]巴西新电影

[电影]新现实主义

[电影]新现实主义:意大利电影中最重要的一个流派。早在40年代初,《白与黑》和《电影》杂志的影评,特别是巴巴罗、桑蒂斯、利萨尼和契亚里尼等人的文章,就表现出这种进步的倾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们一方面致力于对法西斯..

[电影]长镜头派

[电影]长镜头派:亦指场面调度派。西方电影理论与创作实践中对立的两大派之一,其对立面为蒙太奇派。它的理论基础是安德烈·巴赞的照相本体论,它强调电影本质上是“真实的艺术”,主张通过电影手段来“如实地”再现现实,而不..

[电影]罗马尼亚电影法规

[电影]罗马尼亚电影法规:1971年得到齐奥塞斯库的指示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成立“罗马尼亚电影中心”(或称总公司),管理整个国家的电影业。它是企业性质,用经济手段管理电影。成立四个“电影创作之家”,负责完成电影创作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