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县人民剧团——柘城县豫剧团②

柘城县人民剧团——柘城县豫剧团:1952年6月,柘城县接收商丘县文工团,更名为柘城县人民剧团。1953年派李心善任指导员,李秀玲(旦)和宋学良(须生)为副团长。全团50余人,主要活动在柘城、太康、睢县、淮阳、商丘等城乡。1955年赴漯河、许昌、郑州、开封等地演出,经登记获省演出证,更名为柘城县豫剧团。1956年赴开封演出,辗转于洛阳一带,经马金凤、阎立品、徐凤云等指导,演出水平有所提高。1958年年底与青年豫剧团合并,分两个队演出,1965年又合二为一,1979年以后新生力量茁壮成长,计有张家训、金万民、李庚香、马刚良、窦彩霞、曹红霞等,早期剧目为《陈三两》、《秦雪梅》、《赤胆忠心》、《烈火扬州》、《穆桂英挂帅》,后又排《提寇》、《刘公案》(连台戏)等剧。





为您推荐

伊川县人民剧团——伊川县豫剧团②

伊川县人民剧团——伊川县豫剧团:伊川县豫剧团前身是伊川县白沙镇民众剧团,于1953年被伊川县政府接收,改名伊川县人民剧团。1955年职业剧团登记时,定名伊川县豫剧团。全团64人。团长张淑琴,副团长刘克义。主要演员有王..

安阳市安新剧社——太原市安新豫剧团——太原市豫剧团②

安阳市安新剧社——太原市安新豫剧团——太原市豫剧团:前身系河南安阳市安新剧社,巡回演出于山西太原市时,因一再延长演期,终致在1953年正式归属山西太原市文化局领导,并更名太原市安新豫剧团。1956年7月始定今名,属全..

卢氏县洛声剧团——卢氏县豫剧团②

卢氏县洛声剧团——卢氏县豫剧团:卢氏县洛声剧团1953年3月成立于河南卢氏县,是在豫剧“十八兰”之一的车兰玉流动戏班基础上组建的。全团25人。1954年归卢氏县商联会领导,人员发展到124人。并聘请何素芳、史凤梅、王肯..

复程县豫剧团(业余)——民权县豫剧团②

武陟县豫剧团②

武陟县豫剧团:1952年成立,前身系获嘉县中和村剧团,团长宋世俊。主要演员有李金铭、丁腊梅、杨桂秋、孙燕秋姐妹、张兰宝等。上演剧目有《中秋之夜》、《逼上梁山》、《灵堂花烛》、《雷公子投亲》等。1984年剧团整顿,..

建锋豫剧团——长治市豫剧团②

建锋豫剧团——长治市豫剧团:1953年成立于山西省长治市。初名建锋豫剧团,属民营合作。1959年始定今名,为集体所有制。1978年成为地方国营剧团。1987年2月与长治市青年豫剧团合并整建,仍称长治市豫剧团。全团90人,首任..

成都时代剧团——广元市豫剧团——四川省豫剧团②

成都时代剧团——广元市豫剧团——四川省豫剧团:成都时代剧团成立于1953年6月,历任团长满堂、李现远,副团长陈松山、李文山、李国珍、徐振邦、于德发等。1985年广元建市,豫剧团升格为“广元市豫剧团”。主要演员先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