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时代剧团——广元市豫剧团——四川省豫剧团②

成都时代剧团——广元市豫剧团——四川省豫剧团:成都时代剧团成立于1953年6月,历任团长满堂、李现远,副团长陈松山、李文山、李国珍、徐振邦、于德发等。1985年广元建市,豫剧团升格为“广元市豫剧团”。主要演员先后有李国珍、张遂喜、郭秀荣、周文斌、冯玉焕、刘建华、李宝善、刘荷珍、李新红、李梅鸾等。主要演出剧目有《三拜堂》、《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后传》、《穆桂英挂帅》、《花木兰》、《三哭殿》、《状元打更》和现代戏《朝阳沟》、《日夜饭店》、《李双双》,以及根据故事传说改编的《假县官巧断奇案》、《武则天外传》等。1962年10月,该团曾以《状元打更》一剧参加绵阳地区戏曲调演,演员张遂喜获表演一等奖,剧团被评为绵阳地区红旗剧团。1981年该团创作上演了新编历史故事剧《陈世美喊冤》,在成都演出并由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部拍成3集戏曲电视剧,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成都广播艺术中心又录制成4集电视剧,在国内外发行,1990年10月该团应邀参加了河南艺术节,演出获好评。世纪之交,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批准,该团现以“四川省豫剧团”的名义屹立川北。


四川省豫剧团





为您推荐

林县建设剧社——林县人民豫剧社②

林县建设剧社——林县人民豫剧社:林县建设剧社,1952年10月创建,成员主要来自原豫北民主剧团下放的部分艺人和河顺区南曲阳剧团。申同田任社长,林如生、原启法任副社长,以后又陆续从郑州、邯郸等地邀来了一批正宗的豫剧..

太和县梆剧团②

太和县梆剧团:1952年5月创建于安徽太和县。1966年后改名太和县东风文艺工作团。1969年4月撤销建制,演员下放农村,同年恢复建制,时名太和县工农兵梆剧团。1976年改现名。团长杨文才、王瑞庭、关舒、汪锋等。有演职员40..

砀山县人民剧团——蚌埠专区豫剧团——砀山县梆剧团②

砀山县人民剧团——蚌埠专区豫剧团——砀山县梆剧团:前身系安徽芒砀剧社。1952年改为砀山县人民剧团。1956年排演新编剧目《孟姜女》,参加安徽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获演出等多项奖。1958年6月,该团升格为蚌埠专区豫剧团..

合众剧团——新安县豫剧团②

鲁新豫剧团——历城县豫剧团②

鲁新豫剧团——历城县豫剧团:鲁新豫剧团1953年在济南关文喜所领的义和班基础上组建,团长关文喜。1955年又从山东汶上聘请部分生、旦演员,演出了《白蛇传》、《红娘》、《御河桥》、《秋江》、《桃花庵》、《昭君出塞》..

河南省歌剧团②

河南省歌剧团:1952年夏全省文工团第二次集训、整编时,从13个省、市、地文工团中选出部分艺术骨干,于8月30日组成河南省歌剧团,主要从事河南地方戏曲的改革创新实验。同年10月3日河南省大众剧团并入,演职员150余名,正式..

成安县新华豫剧团——成安县豫剧团②

成安县新华豫剧团——成安县豫剧团:前身为河南省阎立品剧团。1952年3月该团在河南安阳濒临解体,于4月被河北成安县工商联接走,并定名为成安县新华豫剧团。当时的主要演员有阎立品及其弟阎立三和郭艳辰、华宝玉、王富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