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代在游览和居住双重目的下发展起来的园林建筑。

起源于商、周时期帝王的离宫苑囿。春秋战国时期模仿自然山水堆山造园。秦、汉时期私家府宅园林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大量兴建宗教祭祀园林。

唐、宋时期,苑囿向宏伟、奢华方向发展,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供人们共同游豫的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体现在景区划分、造山、理水、花木栽培和建筑等方面。

园中多以墙垣、漏窗、廊、亭、榭、轩、阁、假山、树木等分隔空间,划分景区。分隔的空间相互穿插渗透,似隔非隔;各景区自有特色,又主次分明,增加了园林的景深层次。

园中用土石堆叠造成峰、峦、岭、岫、壑、谷、悬崖、峭壁等形象,构成造型奇特、构图优美的山景,形成峰回路转、幽深曲折的意境。

园中水景以平静为主,可分可聚,岸曲水洄,似分似连。并以山石点缀为驳岸,石矶、港汊,山水相依,自成天趣。花木在园林中可以独立构成景色画面,可以围合空间,组织道路,对比尺度,配衬主景。

园中建筑有厅堂、轩、馆、楼、台、阁、亭、榭、廊、舫墙等,它们与山水花木共同组成园景,供人眺望、休憩,联结景区,过渡景色和遮蔽景物。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是追求自然情趣,以人工山水为造景主旨,在有限的空间内以人工的方法浓缩、再现无限的大自然的美,创造了可游、可观、可居的城市山林,体现出人和自然统一的审美理想。在构园造景方面显现出高度的艺术辩证法,即山水花木的配置、空间的分隔、景区的划分、建筑的布局等,对景、借景、分景、隔景的构成上,贯穿了曲直、藏露、虚实、断续、大小的辩证统一,形成了幽深曲折、优美和谐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还具有巧于借景的艺术特色。根据造景的需要,将本空间以外的景色组织进来,突破区域空间范围和园林界墙的限制,扩大园林空间。同时在景中融进造园主和观赏者对大自然美的欣赏的情感,使直观的园林景色中蕴含更多优美的意境和审美内容。中国古典园林对日本、英国、法国、美国的园林建筑影响较大,在世界园林史上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享有盛誉。

为您推荐

阿乌阿希舞

阿乌阿希舞:摩洛哥民间舞蹈。流行于深山谷区柏柏尔人居住地。一种群众性集体舞。舞时分两队,一队是鼓手,多为男性,他们围坐在篝火旁,敲打着拜迪尔皮鼓,并由一人领唱,其他人与之相和。另一队多为漂亮的女人,她们身着艳丽的服饰..

阿罕白

阿罕白:中国达斡尔族民间舞蹈。一种女子自娱性集体舞蹈。流传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两人一组,首先对唱问答,随后双手、两腿逐渐随歌而动。歌毕,舞者增多,舞蹈频率、幅度加快加强。高潮时双足相撞、双腿横向跳跃,动作可以..

阿依达

阿依达:四幕歌剧。意大利作曲家威尔弟作曲。作于1871年。由吉斯兰佐尼和作者合编台本。1871年首演。剧情描写埃及与埃塞俄比亚战争时,时为埃及宫廷女奴的埃塞俄比亚公主阿依达与埃及总督拉达米斯之间的爱情。这部歌剧是..

中国书法简论

阿卡代尔特

阿卡代尔特:【介绍】: 雅各布·阿卡代尔特(约1505-1568),法国佛兰德作曲家。生地不详。早年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从事音乐活动。1539年任罗马西斯庭大教堂歌手。后到巴黎,并任职于巴黎皇家小教堂。他是意大利着名的牧歌作曲..

阿塔纳索夫

阿塔纳索夫:【介绍】: 加勒基·阿塔纳索夫(1882-1931),保加利亚作曲家。生于普罗夫迪夫。早年求学于布加勒斯特和意大利,师从马斯卡尼。后曾任国家军乐团指挥。作品多为歌剧,其中正歌剧有《博里斯拉夫》、《荒芜了的磨房》..

阿尔希波娃

阿尔希波娃:【介绍】: 伊琳娜·康斯坦丁诺夫娜·阿尔希波娃(1925- ),苏联女中音歌唱家。生于莫斯科。早年就读于莫斯科建筑专科学校。毕业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声乐系。31岁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次登台。同年以饰演《卡门》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