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希奥多里·杜布瓦(1873-1924),生于罗索。
法国管风琴家、作曲家。早年就读巴黎音乐学院,师承托马。24岁时获罗马奖学金,赴意大利深造。
在演奏、作曲、理论研究及教学方面多有建树。
曾为圣桑后任,在马德莱那教堂任管风琴师。作有歌剧、神剧、清唱剧、管弦乐、钢琴曲、风琴曲、宗教音乐等多种。
理论着作有:《和声的理论与实践》、《对位与赋格》等。此外,他还曾任巴黎音乐学院院长。
杜布瓦是法国19世纪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介绍】:
希奥多里·杜布瓦(1873-1924),生于罗索。
法国管风琴家、作曲家。早年就读巴黎音乐学院,师承托马。24岁时获罗马奖学金,赴意大利深造。
在演奏、作曲、理论研究及教学方面多有建树。
曾为圣桑后任,在马德莱那教堂任管风琴师。作有歌剧、神剧、清唱剧、管弦乐、钢琴曲、风琴曲、宗教音乐等多种。
理论着作有:《和声的理论与实践》、《对位与赋格》等。此外,他还曾任巴黎音乐学院院长。
杜布瓦是法国19世纪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多普勒:【介绍】: 弗兰斯·多普勒(1821-1883),奥地利作曲家、长笛演奏家。早年随父亲学习音乐。1847年任佩斯歌剧院首席长笛。同年,他的第1部歌剧《本约夫斯基》在布达佩斯公演,受到观众赞赏。1858年任维也纳歌剧院首席长笛..
二十世纪的对位法:现代音乐写作技法之一。指不依赖于传统和声,允许各声部独立发展,旋律线条处于显着地位的一种对位规则。此法由库特提出。强调音乐各声部的横向旋律效果,而和声退居其次,曲调写作应以音的级进、跳进、上行..
蒂贝特:【介绍】: 劳伦塞·蒂贝特(1896-1960),美国男中音歌唱家。生于加利福尼亚。早年曾当过戏剧演员。当过兵,退役后从师拉福热学声乐。以饰演《福斯塔夫》中的福特闻名乐坛。并成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主要演员。他以演..
杜矢甲:【生卒】:1915—【介绍】: 中国男低音歌唱家、作曲家。回族。原名杜刚。北京人。1933年入京华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学习小提琴。1934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声乐及弦乐。曾参加上海演剧二队、武汉演剧三队等..
杜那耶夫斯基:【介绍】: 伊萨克·奥西波维奇·杜那耶夫斯基(1900-1955),苏联作曲家。生于波尔塔瓦州洛赫维查。早年曾学小提琴,并师从博特加廖夫学作曲。曾在苏联许多城市的剧团、歌舞团、爵士乐团等音乐团体任指挥、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