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理

文学原理:

苏联着名文艺理家家季莫菲耶夫着。

1948年出版。中译本由查良铮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55年出版。本书第一部为文学概论,探讨文学的本质和特点,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文学的社会意义。

第二部讨论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如何确定分析原则和标准。

第三部归纳文学的发展规律。本书以马列主义的反映论来研究文学现象,认为文学是对生活的形象反映。

从这一中心命题出发,作者探讨了广义的文学形象和狭义的文学形象(人物形象)的区别。研究了艺术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一般规律,分析了艺术性和形象性的关系,并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入手,总结了文学发展的规律。本书自出版后,曾多次再版,不仅在苏联国内有重大影响,而且对新中国文艺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您推荐

现象学批评

现象学批评: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一种批评理论和方法。是由波兰美学理论家英伽顿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体现于文学作品的体验中而产生的。现象学批评认为,文学作品的产生,是作者意识的有意行为,是针对一个客体的;作品中含有潜..

文艺鉴赏心理学

文艺鉴赏心理学:是研究鉴赏者在艺术鉴赏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产生于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点上,是文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文艺鉴赏心理学的研究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从作品到鉴赏者的鉴赏过程的研究;由鉴赏者再反..

文艺的党性原则

文艺的党性原则:文艺的一种社会属性,是文艺的阶级性的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它是随阶级斗争的高度发展和需要而产生并确立的。文艺的党性原则,指作家、艺术家们公开地站在一定的社会集团的立场上,自觉地运用鲜明的世界观去反..

文镜秘府论

吴可

吴可:【生卒】:生卒年不详【介绍】: 中国宋代诗人、诗论家。字思道,号藏海居士。祖籍瓯宁(今福建建瓯县),生于金陵(今南京市)。有诗名。受苏轼、刘安世赏识。大观三年(1109)进士。宣和末年(1125),官团练使。后挂冠乞闲,野服..

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文艺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的一门科学。文艺美学是新兴的交叉学科,既和美学有联系,又区别于美学;既和艺术理论有关系,又不同于艺术理论。它有相对的独立性,有自己的研究..

舞论

舞论:印度古代戏剧理论着作。作者传为婆罗多牟尼,即婆罗多仙人。成书年代不详,约在公元前后,多认为在公元后。原书是梵文,共39章。这是一部诗体着作,个别处用散文解说。书中主要论述戏剧理论和实践。所谓“舞”实指戏剧,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