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可

吴可:

【生卒】:生卒年不详

【介绍】:

中国宋代诗人、诗论家。

字思道,号藏海居士。祖籍瓯宁(今福建建瓯县),生于金陵(今南京市)。

有诗名。受苏轼、刘安世赏识。

大观三年(1109)进士。宣和末年(1125),官团练使。

后挂冠乞闲,野服萧然,如云水道人,不知所终。着有《藏海居士集》2卷,《藏海诗话》1卷,《学诗》诗三首,见魏庆之《诗人玉屑》。

吴可论诗,上承苏轼,下启严羽。倡导以禅喻诗,认为“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主张诗要有自家面目,反对因袭模拟古人。提倡“以意为主,辅之以华丽”,反对“只务外华、而气弱格卑”的晚唐诗风。

赞美杜诗外平淡而内充实的高古诗风,提出诗应“以杜甫为体,以苏、黄为用”。吴可的诗歌理论,对后世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为您推荐

现象学批评

现象学批评: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一种批评理论和方法。是由波兰美学理论家英伽顿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体现于文学作品的体验中而产生的。现象学批评认为,文学作品的产生,是作者意识的有意行为,是针对一个客体的;作品中含有潜..

文章志

文章志:亦称《文章流别志》、《文章流别论》。文体论,4卷。中国西晋挚虞作。原书早佚。《晋书·挚虞传》云:“虞撰《文章志》四卷,……又撰古文章,类聚区分为三十卷,名曰《流别集》,各为之论,辞理恰当,当世所重。”《流别集》..

西欧戏剧理论

西欧戏剧理论:戏剧理论着作。英国戏剧理论家阿·尼柯尔着。初版于1923年。中译本由徐士瑚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出版。全书重点阐述了如下几点。戏剧的意义:戏剧是以某种方式表现生活意念的艺术,它通过演员来解释,并使观..

文学批评精义

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文学创作中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之一。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外部特征,如身材、体态、相貌、表情、服饰、风度、习惯性动作等,进行具体的刻画和描写。人物的肖像与人物的心理、生活遭遇、社会地位、文化教养等都有..

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毛泽东同志在40年代提出来的中国革命文艺的服务方向。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着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

文道合一

文道合一:宋代柳开、王禹偁等人关于文道关系的理论主张。认为“道”为“文”之目的,“文”为明“道”之手段,二者相辅相成,合而为一。柳开在《应责》中说:“吾之道,孔子、孟柯、杨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柯、杨雄、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