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基本原理

文学的基本原理:

1961年全国文科教材会议上确定编写的全国高校通用的文学理论教材。

以群主编。由上海文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学院等单位的部分研究人员和青年教师集体编写。

1961年12月写成初稿,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作了较大修改,于1963-1964年分上下两册出版。1979年、1983年又两次修订再版。

修订本对原书部分章节作了改写和增删,但体例未变,基本保持了原书初版面貌。全书分三编十一章,分别论述了文学与社会之关系、文学作品的构成及创作、文学批评与鉴赏等问题。

书前有绪论,集中阐述了文学的本质属性。该书是一部体系完备、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文学理论教材,在文学理论教学实践中,曾一度产生较大影响。

该书虽经两次修订,但对新的文学现象及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概括较少,对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发掘和总结也略嫌不足,仍有六七十年代的时代色彩。

为您推荐

西欧戏剧理论

西欧戏剧理论:戏剧理论着作。英国戏剧理论家阿·尼柯尔着。初版于1923年。中译本由徐士瑚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出版。全书重点阐述了如下几点。戏剧的意义:戏剧是以某种方式表现生活意念的艺术,它通过演员来解释,并使观..

文学批评精义

文学批评精义:文学批评着作。英国文学评论家P·霍布斯鲍姆着。初版于1983年。全书分九章,主要论及下列问题——批评的用途:文学批评的目的是描绘作品,说服读者相信这种描绘之言的根据。精确的事实、无误差的字句以及有力..

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文学创作中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之一。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外部特征,如身材、体态、相貌、表情、服饰、风度、习惯性动作等,进行具体的刻画和描写。人物的肖像与人物的心理、生活遭遇、社会地位、文化教养等都有..

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文道合一

文道合一:宋代柳开、王禹偁等人关于文道关系的理论主张。认为“道”为“文”之目的,“文”为明“道”之手段,二者相辅相成,合而为一。柳开在《应责》中说:“吾之道,孔子、孟柯、杨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柯、杨雄、韩愈..

文学批评原理

文学批评原理:文学理论着作。英国文艺理论家、语义学派创始人J·A·理查兹着。被西方批评界誉为现代文学批评的开山之作。初版于1924年,标志英美新批评的开始。该书认为对价值和交流的描述是批评理论赖以建立的两个支柱..

席勒式

席勒式:马克思文学批评用语,又称席勒化,指文学创作中的某种主观主义倾向。语出《致斐·拉萨尔》信。国马克思批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席勒的某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