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之研究

笑之研究:

柏格森着。

探讨美学审美范畴中的喜剧性的着作。由研究滑稽的三篇论文组成。柏格森认为,“笑”是喜剧的基本特点。对“笑”的研究,离不开“人的范围”,只能从笑者与被笑者的关系来探讨。

笑是人类才有的现象;它与感情无关,完全是一种理智的现象;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之中产生的。他对笑提出三个条件:其一,人物不能适应社会。

一个人物是好是坏,关系不大,而如果他与社会格格不入,就能变得滑稽。其二,观众不动感情。事件严重与否,关系也不大,只要能安排得人们不动感情,就能引起笑。

前两个条件的提出都是为了突出第三个条件:动作的机械作用。

喜剧笑的产生,是因为生活中还存在着不符合人的本质的地方,即人还有物质世界的那种简单、机械、呆板、盲目、不由自主性。把人的属性导向物的属性,两种根本敌对的属性的某种特殊的结合,便是构成全部滑稽的真正原因。

由滑稽产生出来的笑,便是人的本质的恢复,是对物的机械性的否定。柏格森又认为,笑的喜剧还不属于纯美学的范畴,它引起的不是纯粹的美感,其中还包含着现实功利成分。喜剧与一般的艺术不同。

它与社会功利、理智有关,而一般艺术则不然;喜剧不写个性,写的是类型,与科学有同样的性质。柏格森对笑的研究在西方有较大影响,在资产阶级的喜剧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为您推荐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文学创作中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之一。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直接的、细致的剖析和描述,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艺术手法。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人物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徐祯卿

徐祯卿:【生卒】:1479—1511【介绍】: 中国明代诗人、诗论家。字昌谷,一字昌围,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弘治进士。官国子监博士。少年聪慧过人,家中不蓄一书,却无所不通。曾与祝允明、唐寅、文徵明游,为吴中四才子之一。后与..

欣赏的差异性与一致性

欣赏的差异性与一致性: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常常是欣赏者所感受到的艺术形象与作者心目中的艺术形象,不完全相同;不同的欣赏者在欣赏同一部作品时,对同一艺术形象的感受、认识和理解,也不完全相同。这就是文学欣赏的差异性。产..

心声心画

小说修辞学

小说修辞学:美国当代着名文艺批评家W·C·布斯着。写于1961年。华明、胡苏晓、周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着重探讨小说中作者、叙述者、人物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这种关系就是修辞关系,故本书取名为《小说修辞学》..

心灵表现说

心灵表现说: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一种学说。由弗洛伊德系统提出。心灵表现说认为,表现感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表现为声音就是音乐,表现为语言就是文学,表现为形体动作就是舞蹈;文艺起源于自我心灵的表现,起源于“潜意识..

艺术论

艺术论:托尔斯泰着。丰陈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是一部专门探讨艺术本质的论着。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概念不能以美的概念为基础。美学史上各种关于美的观点,诸如美的摹仿说、和谐说、形式说、合适说等,对于“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