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心画

心声心画:

汉代杨雄关于言、书与心之关系的论述。

语出《法言·问神》:“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唯圣人得言之解,得书之体。……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声,即言,心声发为言;画,指书,心画形诸外为书;心,指主观思维,亦即思想感情。杨雄认为,言与书都源于心,是主观思想感情的外在表现。

但主观的思想感情难于用语言完完全全地表现出来,更难于形成文学着述。杨雄的这一认识与庄子的“言不尽意”思想一脉相承。对认识文学创作过程的内在规律,有其借鉴意义。

为您推荐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文学创作中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之一。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直接的、细致的剖析和描述,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艺术手法。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人物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徐祯卿

徐祯卿:【生卒】:1479—1511【介绍】: 中国明代诗人、诗论家。字昌谷,一字昌围,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弘治进士。官国子监博士。少年聪慧过人,家中不蓄一书,却无所不通。曾与祝允明、唐寅、文徵明游,为吴中四才子之一。后与..

欣赏的差异性与一致性

欣赏的差异性与一致性: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常常是欣赏者所感受到的艺术形象与作者心目中的艺术形象,不完全相同;不同的欣赏者在欣赏同一部作品时,对同一艺术形象的感受、认识和理解,也不完全相同。这就是文学欣赏的差异性。产..

心灵表现说

艺术论

艺术论:托尔斯泰着。丰陈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是一部专门探讨艺术本质的论着。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概念不能以美的概念为基础。美学史上各种关于美的观点,诸如美的摹仿说、和谐说、形式说、合适说等,对于“美是..

亚里士多德“诗学”诠释

亚里士多德“诗学”诠释:文艺美学着作。意大利文艺批评家卡斯特尔维屈罗着。卡斯特尔维屈罗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和想象说。对诗的目的、题材、语言、功能等方面进行探讨。他认为诗起源于娱乐和消遣,诗的目的也在于..

叙述人语言

叙述人语言:指文学作品中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描写环境、抒发情感、发表议论的语言。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记叙性语言,二是描写性语言,三是分析评论性语言。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叙述人语言占有重要地位。它除了具有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