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

用事:

亦称“用典”。

指诗文创作中借用典故或前人典籍中的语言、文义、人物、意象等等。语出《诗品序》:“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钟嵘认为,诗与章、表、奏、议不同,它以“吟咏情性”为主,重“指事造形,穷情写物”,贵有“滋味”。故当“直寻”,不应“贵于用事”。钟嵘主张“直寻”,反对“用事”的观点,是针对宋、齐以来,作诗引经据典、竞相用事,以学问为诗的浮艳文风提出来的。批评颜延之、谢庄、任昉、王元长等人作品专尚用典,“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纳”,至使“文章殆同书钞”。

虽然表现了作者的学问,但却破坏了诗的“自然英旨”,“淡乎寡味”。钟嵘的观点,对纠正宋、齐以来的浮艳文风有积极意义。

钟嵘反对“用事”不是绝对的。他认为“经国文符”、“撰德驳奏”都可以“用事”,至于诗歌创作,也只是反对“贵于用事”而已。

为您推荐

致玛·哈克奈斯

致玛·哈克奈斯:恩格斯给小说《城市姑娘》作者的信。写于1888年4月初。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收入第3卷。信中结合对《城市姑娘》的分析,阐述了有关现实主义的重要理论问题。指出,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

致斐·拉萨尔

致斐·拉萨尔:恩格斯写于1859年5月18日。全文载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此信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出发,分析了拉萨尔历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的艺术表观和历史内容,批评拉萨尔的文艺观和唯心史观,对..

有我之境

有我之境:近人王国维提出的诗的两种境界之一。指诗歌中以我观物,以情写景之境界。语出《人间词话》:“‘泪眼问花花不悟,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又云:“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

致保尔·恩斯特

重大题材

重大题材:指文艺作品中描写奔腾突进的时代生活主潮、有巨大社会历史影响的重大事件和千百万人所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艺术创作着力描绘重大题材,能更直接地表现时代,比较全面地、深刻地揭示现实斗争的本质规律,更集中,更突..

乐府指迷

乐府指迷:词论。南宋沈义父作。1卷。该书论词偏重形式,强调作词法度、技巧。立论以周邦彦为宗。首则提出“论词四标准”曰:“盖音律欲其协,不协则长短句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

与元九书

与元九书:唐代白居易写给友人元稹的一封论诗长信。是白居易诗论代表作。作者在信中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全面地阐述了“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主张。认为“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文要充分发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