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寻

直寻:

南朝梁钟嵘诗论主张。

语出《诗品序》:“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所谓“直寻”即诗人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当中,撷取材料,获得诗意和灵感,直接描写自己耳闻目诸之事物。钟嵘认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指出诗是对客观外物的反映,是客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事物和现象触动人的心灵,产生某种激情的外现。故提出“直寻”,以反对宋、齐以来竟相用典的不良诗风。

钟嵘主张“直寻”,重在强调诗人要描写不幸人的遭遇,揭露时弊,抒发怨愤之情。谓“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

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反。女有杨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钟嵘提出“直寻”,强调反映社会现实,抒发诗人真情实感的主张,是对先秦“诗言志”说的继承和发展,有其积极进步意义,后世文论家多有借鉴。

为您推荐

致约瑟夫·布洛赫

致约瑟夫·布洛赫:恩格斯写于1890年9月21、22日。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收入第37卷。此信针对布洛赫来信提出的回题,着重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历史过程中..

主观之诗人

主观之诗人:近人王国维对作家的分类。指以表现主观情感为主的诗人和词人。语出《人间词话》:“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王国维认为诗人和词人以抒发主观情感为主,这是符合诗歌创作实际的..

韵语阳秋

韵语阳秋:诗话。南宋葛立方(字常之)作。取晋人语“皮里阳秋”之义而名之。又名《葛常之诗话》、《葛立方诗话》。20卷。前6卷以评论汉魏以来诗人诗作为主,不专论诗句工拙,重在论意旨之是非,以见其人品之高下。后14卷兼论..

宗教魔法说

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

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戏曲论着集。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出版。共10集,收载唐至清代有关编剧、制曲、歌唱、表演等的理论着作及探讨戏曲源流,考订有关事实,辑录佚闻的专着,以及重要戏剧目录等,计48种。包括..

总体文学

总体文学:亦称“一般文学”。原指诗学或文学原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文学的普遍规律和理论。20世纪40年代,法国着名比较文学家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中,把总体文学作为既不同于民族文学,又有别于比较文学的文学研究类型..

自由的文学

自由的文学:指无产阶级文学。语出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列宁从文学队伍、文学的服务对象和文学的基本内容的改变三个方面,论述了无产阶级文学是真正自由的文学。指出,这种自由不仅是指无产阶级文学摆脱了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