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舞

巴渝舞:

中国汉代舞蹈。

渝,也作俞,又名俞儿舞。原为汉代西南少数民族舞蹈。《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伐纣时,“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刘邦定三秦时,賨人为先锋,“其俗喜舞,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后使乐人习之。”因賨人生活在巴郡渝水一带,故名。巴渝舞是汉代表现军功、歌颂帝王功德的宫廷舞。

舞者手持兵器,身披盔甲,口唱賨人古战歌。伴奏以铜鼓为主,配合击磬、摇鼗、抚琴。

舞曲有《予渝》、《驽渝》、《安台》、《行辞》等。表演人数汉代36人,南朝梁时12人,梁以后8人。三国时名《昭武舞》。晋代改为《宣武舞》,已完全变成祭祀舞蹈。

梁时又恢复旧称。隋文帝曾予废止。唐代宫廷的清商乐中还有此舞。

为您推荐

埃乃斯库

埃乃斯库:【介绍】: 乔治·埃乃斯库(1881-1955),罗马尼亚作曲家、小提琴家。生于利韦尼·维纳夫。7岁赴维也纳就读于维也纳音乐学院。12岁赴巴黎音乐学院深造。其后从事演奏及教学活动。着名小提琴家美纽因是他的学生。作..

奥泰斯库

奥泰斯库:扬·诺那·奥泰斯库(1888-1940),罗马尼亚作曲家、指挥家。生于布加勒斯特。15岁起先后学于布加勒斯特音乐学院、巴黎圣歌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从师丹第。毕业后回母校执教,并主编《音乐》杂志,参加创办罗马尼亚歌..

奥博雷赫特

奥博雷赫特:【介绍】: 雅各布·奥博雷赫特(1450-1505),尼德兰作曲家。生于贝尔根。约30岁时在贝格奥楚姆圣姆会任音乐指导,后任康布雷大教堂歌童教师、圣多纳蒂安教堂副乐监、安特卫普圣母院乐长。他的作品主要为宗教音乐,..

巴克豪斯

岸边成雄

岸边成雄:【生卒】:1912—【介绍】: 日本音乐学家。生于东京。早年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史学系。后又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曾师事田边尚雄。历任东京大学、东京帝国大学、东京艺术大学教授、东洋音乐学会会长等职。主要着作..

面具舞蹈

面具舞蹈:指戴面具表演的舞蹈形式。原是古人驱鬼逐疫的仪式。后在一些民族中流传下来成为宫廷舞蹈或民间舞蹈。一般动作粗犷夸张、节奏鲜明。如中国的“傩舞”就是一种古老的面具舞。形式古朴健康、风趣开朗。人物·作..

浪漫乐派

浪漫乐派:泛指19—20世纪初欧洲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作曲派别。特征是崇尚情感、自由和理想,强调音乐表现的主观性。风格热情奔放、富于抒情性、哲理性、幻想性、民族性。发展了器乐的标题性和声乐套曲,还创造了交响诗、标题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