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诺那·奥泰斯库(1888-1940),罗马尼亚作曲家、指挥家。
生于布加勒斯特。15岁起先后学于布加勒斯特音乐学院、巴黎圣歌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从师丹第。毕业后回母校执教,并主编《音乐》杂志,参加创办罗马尼亚歌剧院和作曲家协会等工作。
作品有歌剧《马泰时代》、舞剧《奇异的红宝石》、管弦乐《冬日景色》、《远古时代》等。他的作品兼有法国印象主义音乐和罗马尼亚民间音乐风格,晚期作品显出独特的创作个性,以结构严整、曲调恢宏、配器明晰等特色着称乐坛。
他的创作对罗马尼亚音乐有较大影响。
扬·诺那·奥泰斯库(1888-1940),罗马尼亚作曲家、指挥家。
生于布加勒斯特。15岁起先后学于布加勒斯特音乐学院、巴黎圣歌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从师丹第。毕业后回母校执教,并主编《音乐》杂志,参加创办罗马尼亚歌剧院和作曲家协会等工作。
作品有歌剧《马泰时代》、舞剧《奇异的红宝石》、管弦乐《冬日景色》、《远古时代》等。他的作品兼有法国印象主义音乐和罗马尼亚民间音乐风格,晚期作品显出独特的创作个性,以结构严整、曲调恢宏、配器明晰等特色着称乐坛。
他的创作对罗马尼亚音乐有较大影响。
埃乃斯库:【介绍】: 乔治·埃乃斯库(1881-1955),罗马尼亚作曲家、小提琴家。生于利韦尼·维纳夫。7岁赴维也纳就读于维也纳音乐学院。12岁赴巴黎音乐学院深造。其后从事演奏及教学活动。着名小提琴家美纽因是他的学生。作..
奥博雷赫特:【介绍】: 雅各布·奥博雷赫特(1450-1505),尼德兰作曲家。生于贝尔根。约30岁时在贝格奥楚姆圣姆会任音乐指导,后任康布雷大教堂歌童教师、圣多纳蒂安教堂副乐监、安特卫普圣母院乐长。他的作品主要为宗教音乐,..
巴克豪斯:威廉·巴克豪斯(1884-1969),德国钢琴家。生于莱比锡。早年就读于莱比锡音乐学院,后到法兰克福师从达尔贝学钢琴。16岁开始演奏生涯,达70年之久。足迹遍布欧、美、澳大利亚及远东各国。此外,他还曾在曼彻斯特皇家音..
面具舞蹈:指戴面具表演的舞蹈形式。原是古人驱鬼逐疫的仪式。后在一些民族中流传下来成为宫廷舞蹈或民间舞蹈。一般动作粗犷夸张、节奏鲜明。如中国的“傩舞”就是一种古老的面具舞。形式古朴健康、风趣开朗。人物·作..
浪漫乐派:泛指19—20世纪初欧洲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作曲派别。特征是崇尚情感、自由和理想,强调音乐表现的主观性。风格热情奔放、富于抒情性、哲理性、幻想性、民族性。发展了器乐的标题性和声乐套曲,还创造了交响诗、标题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