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专着。
德国当代文艺批评家汉斯·科赫着。漓江出版社1985年出版中译本。本书按问题综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美学观点,分别论述了文艺的审美特点、文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艺术审美本质的客观基础、艺术掌握现实的特殊方法、艺术创作的现实主义和党性原则以及艺术的历史发展等问题。书中引用大量的文学史和艺术史材料,印证了马克思等人的观点,并把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系统化。在同类着作中,本书别具特色。
美学专着。
德国当代文艺批评家汉斯·科赫着。漓江出版社1985年出版中译本。本书按问题综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美学观点,分别论述了文艺的审美特点、文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艺术审美本质的客观基础、艺术掌握现实的特殊方法、艺术创作的现实主义和党性原则以及艺术的历史发展等问题。书中引用大量的文学史和艺术史材料,印证了马克思等人的观点,并把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系统化。在同类着作中,本书别具特色。
论批评:文艺美学手稿。普希金作。在《论批评》中,作者明确指出文艺批评是一种科学。它揭示文艺作品的美和缺点。普希金认为,科学批评的基础是“充分理解艺术家或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所遵循的规则,深刻研究典范的作用和积极..
美学原理:克罗齐着。朱光潜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是一部专门探讨美学问题的论着。克罗齐接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又抛弃了合理的内核,强调精神是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认识都是从直觉开始的,直觉来源于心灵活动;它不..
论科学和艺术:全称《科学和艺术的发展是败坏了风俗还是净化了风俗》。文艺美学论文。法国卢梭着。写于1749年。在这篇论文里,卢梭把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相对照,谴责古代神话和雅典文艺是道德堕落的产物。他认为科学和艺术..
美学三讲:英国伯纳德·鲍桑葵着。该书为作者1914年秋在伦敦大学学院所作的讲演。中译本由周煦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出版。全书有三讲:《审美态度的一般性质——静观与创造》、《审美态度的体现——“自然”与各种艺..
论戏剧的功用及组成部分:文艺美学论文。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高乃依着。在17世纪,法国官方制定了种种为王权服务的文艺规则,要求作家严格遵守。高乃依创作的悲剧《熙德》崇尚理性,肯定王权,却遭到天主教和古典派等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