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宋苏轼书论、诗论观点之一。
语出《书黄子思诗集后》:“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意谓书法之美妙,不在笔画本身,而在笔画的结构、布局和运行所呈现出来的神韵。
苏轼以书法喻诗,强调诗应有神韵,美在言辞之外。
与司空图所言“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一脉相承。
参见“韵外之致”条。
中国宋苏轼书论、诗论观点之一。
语出《书黄子思诗集后》:“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意谓书法之美妙,不在笔画本身,而在笔画的结构、布局和运行所呈现出来的神韵。
苏轼以书法喻诗,强调诗应有神韵,美在言辞之外。
与司空图所言“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一脉相承。
参见“韵外之致”条。
南词叙录:戏曲论着。1卷。中国明代徐渭着。成书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为戏曲史上南戏研究、着录的开山作。书前有作者小序,言本书旨要。全书分为两部分:一是南戏评述,二是南戏篇目着录。南戏评述部分,为本书主体。作者..
七种歧义类型:文学批评着作。英国文学批评家、诗人威廉·燕卜荪着。初版于1930年。是新批评细读方法的实践典范。书中对文学的歧义现象进行了考察,认为艺术的歧义可以沿着三个等级或层面展开:逻辑或语法混乱的程度;对歧义..
能动反映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文学艺术源泉问题上的理论。能动反映说认为,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但不是照相式地去摄取生活;要求文艺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应当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
普洛丁:【生卒】:204—270【介绍】: 古罗马时期希腊着名唯心主义哲学家、新柏拉图主义创始人,中世纪宗教神秘主义美学始祖。生于埃及的吕科波里斯城。曾在亚里山大里亚求学。40岁定居罗马,讲学二十余年。主要着作有其门徒..
潘诺夫斯基:【介绍】: 艾尔文·潘诺夫斯基(1892-1968),美籍德裔犹太学者,着名艺术史家、美学家。1914年在德国获博士学位,1926年任德国汉堡大学教授,1933年被纳粹解雇,改任美国纽约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教授。主要着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