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诺夫斯基

潘诺夫斯基:

【介绍】:

艾尔文·潘诺夫斯基(1892-1968),美籍德裔犹太学者,着名艺术史家、美学家。

1914年在德国获博士学位,1926年任德国汉堡大学教授,1933年被纳粹解雇,改任美国纽约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教授。主要着作有《丢勒的艺术理论》、《丢勒作品中古代人物的姿势》、《十字路口上的赫克利斯》、《圣象学研究》、《哥特建筑和经院哲学》、《尼德兰早期绘画》、《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文艺复兴与其他文艺复兴》、《作为艺术评论家的伽利略》、《墓地雕刻:从埃及到贝尔尼尼的变化》和《视觉艺术的含义》。潘诺夫斯基强调对历史、神话、宗教、文学和各种典籍文献的研究,注意历史例证的运用,反对把艺术理论单纯作为关于抽象世界的贫乏纲要。

他还努力把美学理论和审美分析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注重艺术史的理论方向。潘诺夫斯基的着作在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某种辩证的思想方法,在西方近代美学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为您推荐

南词叙录

南词叙录:戏曲论着。1卷。中国明代徐渭着。成书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为戏曲史上南戏研究、着录的开山作。书前有作者小序,言本书旨要。全书分为两部分:一是南戏评述,二是南戏篇目着录。南戏评述部分,为本书主体。作者..

七种歧义类型

七种歧义类型:文学批评着作。英国文学批评家、诗人威廉·燕卜荪着。初版于1930年。是新批评细读方法的实践典范。书中对文学的歧义现象进行了考察,认为艺术的歧义可以沿着三个等级或层面展开:逻辑或语法混乱的程度;对歧义..

能动反映说

能动反映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文学艺术源泉问题上的理论。能动反映说认为,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但不是照相式地去摄取生活;要求文艺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应当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

明屠尔诺

曲藻

曲藻:戏曲论。明代王世贞作。1卷,共41则。原为《艺苑厄言》之附录,后人将其辑出单刻行世,名为《曲藻》。书中以评元杂剧曲文为主,兼述戏曲家事迹,多引前人曲评之语。论曲比较重视艺术效果,要求作品能“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

内视角

内视角:叙事文学两种叙述角度之一。指从作品中人物的角度,以人物的眼光去观察世界,透视生活,叙述作品的有关内容。叙述者不是“全知全能”的作者,而是作品中事件的当事人,场面的目击者,情节的构成因素。他是从“局内人”的角..

启蒙主义

启蒙主义:18世纪在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等国进行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家为反对封建教会和封建制度,唤起民众觉醒,提出的文化思想主张。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等。其内容主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