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德着。
文艺美学着作。《批评之林》是对莱辛的《拉奥孔》的补充。书中奠定了以历史发展和情感为依据的文艺批评的标准。提出着名“诗力说”。
作者认为诗的力量不只在于表现时间的持续和诉诸于听觉。更强调诗以内容、意思来激起人们心灵反应,触发情感和想象。
赫尔德把诗人的想象力和主观感情表现,看得重于对现实的描写。泛神论思想使他在进一步阐释“诗力”时,便找到了上帝,进而强调创作的直觉性和无意识性。赫尔德的理论对歌德、席勒等均有影响,为浪漫主义创作开辟了道路。
赫尔德着。
文艺美学着作。《批评之林》是对莱辛的《拉奥孔》的补充。书中奠定了以历史发展和情感为依据的文艺批评的标准。提出着名“诗力说”。
作者认为诗的力量不只在于表现时间的持续和诉诸于听觉。更强调诗以内容、意思来激起人们心灵反应,触发情感和想象。
赫尔德把诗人的想象力和主观感情表现,看得重于对现实的描写。泛神论思想使他在进一步阐释“诗力”时,便找到了上帝,进而强调创作的直觉性和无意识性。赫尔德的理论对歌德、席勒等均有影响,为浪漫主义创作开辟了道路。
曲藻:戏曲论。明代王世贞作。1卷,共41则。原为《艺苑厄言》之附录,后人将其辑出单刻行世,名为《曲藻》。书中以评元杂剧曲文为主,兼述戏曲家事迹,多引前人曲评之语。论曲比较重视艺术效果,要求作品能“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
内视角:叙事文学两种叙述角度之一。指从作品中人物的角度,以人物的眼光去观察世界,透视生活,叙述作品的有关内容。叙述者不是“全知全能”的作者,而是作品中事件的当事人,场面的目击者,情节的构成因素。他是从“局内人”的角..
批评的循环:美学着作。美国哲学教授大卫·库·霍埃着。中文版兰金仁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该书的写作目的在于全面介绍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伽达默尔的解释学首先强调普遍性原理,认为存在是通过语言来体..
批评的功能:文学批评论文。英国诗人、文艺评论家托·斯·艾略特着。出版于1923年。1926年由罗经国译成中文,收入《现代英美资产阶级文艺理论文选》一书,后选入伍蠡甫主编的《现代西方文论选》。该文是论述艾略特“整体”..
哈得逊河画派 :美国浪漫主义风景画派,活跃于1820年~1880年间,以托马斯•科尔为首的批评家,到大自然中写生表现美国本土的风光。 代表人物:托马斯•科尔比兹塔特 这一代画家用印象主义的画法作画,作品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