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列季察主显圣容教堂

    涅列季察主显圣容教堂 :

位于大诺夫哥罗德城南1.5千米处。修建于1198年,是诺夫哥罗德王公雅罗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为纪念自己两个儿子而建,并计划将这座教堂当作家族墓地使用。

这座教堂是诺夫哥罗德12世纪晚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有四方柱、三后殿、单圆顶,立面顶端为船底形。教堂内有唱诗席和隐藏在墙内的楼梯。二层西南角唱诗席曾设有副祭坛。建筑外部装饰极为简洁,室内绘制有壁画,并有古代涂鸦保存下来,地板用彩色釉面砖铺成。

教堂内的壁画绘制于教堂建成后的第二年,参加绘制的画师人数众多,创造了各不相同的绘画风格,但整体上反映了诺夫哥罗德地方画派的特点,是诺夫哥罗德12世纪大型绘画最重要的遗存,从20世纪初期到30年代有大量学者对这里的壁画进行了研究。其壁画内容除大量男女圣徒、教会长老像之外,还有表现哀悼已故王子以及相信王子会复活的内容,在保存下来的壁画中有位于南墙的在约旦河受洗的民众,有位于西墙唱诗席下方的末日审判,而教堂西南角壁龛中保留了教堂修建者、雅罗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的生动肖像。

直到20世纪初,整个建筑基本保持原样,只有屋顶和开窗形状被改建过。1862年艺术家N.A.马丁诺夫用水彩复制了壁画,在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并赢得了铜质奖章。1903~1904年,建筑师P.P.波克雷什金主持了对教堂的第一次修复,这次修复被认为是当时水平最高的文物保护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教堂位于战争前线,建筑大半被摧毁,85%的壁画被损坏。1944年之后,苏联政府开始修复教堂,1956~1958年、1986年建筑师G.M.施滕德尔两次主持了对建筑的修复工作。此后在这里成立了博物馆。1992年教堂作为诺夫哥罗德历史建筑群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进世界遗产名录中。2001年教堂被考古发掘,出土了1199年的壁画残片、编年史记载的1322年埋葬于此的莫斯科王公阿凡纳西·达尼洛维奇的棺材等大量文物。2004年教堂建筑被彻底修复。

为您推荐

[圣经]主显圣容节

[圣经]主显圣容节:为纪念耶稣带着彼得、稚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到高山后,耶稣改变容貌。基督教会规定8月6日(公历8月18日或19日)为“主显圣容节”,以示纪念。参见【登山变容】。..

《灌口二郎初显圣》

《灌口二郎初显圣》:简称《二郎神》。戏曲。清杨潮观(1710-1788)撰。一折。潮观有《吟风阁杂剧》已着录。此剧叙蜀郡太守李冰,开凿离堆,龙婆、龙子寻机厮杀,冰不敌,其子二郎纵鹰助战,并擒龙母子。锁龙婆于离堆下,命小蛟攻开东..

涅列季察主显圣容教堂

涅列季察主显圣容教堂 : 位于大诺夫哥罗德城南1.5千米处。修建于1198年,是诺夫哥罗德王公雅罗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为纪念自己两个儿子而建,并计划将这座教堂当作家族墓地使用。这座教堂是诺夫哥..

涅尔利的圣母帡幪教堂

五圆顶式教堂

五圆顶式教堂 : 教堂屋顶由5个圆顶组成,每个圆顶都通过鼓座与教堂主体部分相连,最大的圆顶位于教堂中心十字交叉部正上方,其余较小的4个圆顶分别位于教堂主体的四角,环绕中心圆顶。中心圆顶高于其余4..

大诺夫哥罗德沃洛托沃村圣母安息教堂

大诺夫哥罗德沃洛托沃村圣母安息教堂 : 修建于1352年。此教堂是诺夫哥罗德石质建筑的代表之一,以保存有14世纪的壁画而著称。根据诺夫哥罗德编年史记载,1352年诺夫哥罗德大主教莫伊谢伊下令于城外不..

莫斯科安德罗尼克修道院救世主大教堂

莫斯科安德罗尼克修道院救世主大教堂 : 位于莫斯科姚萨河左岸安德罗尼克修道院(始建于1357年)内,建于1390~1427年,是莫斯科地区(克里姆林宫以外)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教堂属十字圆顶型,有单圆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