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尔利的圣母帡幪教堂

    涅尔利的圣母帡幪教堂 :

位于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州博戈柳博沃村附近涅尔利和克利亚济马河汇流处的白石建筑,修建于12世纪中期。传统上认为教堂修建于1165年,为纪念弗拉基米尔大公A.博戈柳布斯基之子伊贾斯拉夫之死,近年来有建造年代为1158年之说。教堂以圣母帡幪节命名,但圣母帡幪节在蒙古入侵之前未见流行,在编年史中提到这座教堂时只说为纪念圣母,而未指明任何具体节日,因此该教堂最初可能另有其名。

教堂修建于河流汇流处低洼地中一片人工垫高的台地上,粗石地基用石灰填缝,深1.6米,在上面又修建了3.7米的白石贴面粘土墙基,整个地基深度超过5米,采取这种措施是为了抵抗河水泛滥对建筑的破坏。

整个建筑从12世纪到今天保存基本完好。除半圆后殿之外的建筑主体平面呈正方形,每边约长10米,圆顶下的开间平面为边长3.2米的正方形。教堂属于十字圆顶型(即希腊十字型),有四柱、三后殿、单圆顶,外墙有连拱廊式浮雕饰带,大门为透视缩进式,墙面垂直,室内四柱截面为十字形,柱子下粗上细。

南北两面墙壁的开间是不对称的,其中东侧柱间壁极为狭窄,但是半圆后殿突出的长度和东柱间壁宽度总和与中柱间壁宽度基本一致,这使得教堂从各个方向看去都是等宽的。外墙面的多棱壁柱和半圆壁柱与内墙面的无帽壁柱相对应,壁柱总宽度大约是墙面的1.5倍。

教堂内部原绘有壁画,1877年翻新时被铲除。外墙面有浮雕装饰,3个立面的浮雕主题是坐在宝座上的大卫王左手持诗篇,右手伸两指作祝福状。大卫周围有狮子、鸟和女性面具图样。

教堂在1992年作为“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白石建筑遗址”的一部分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为您推荐

回旋诗:如果我经常去教堂 [法国]比尚

出版时间:2009-12 回旋诗:如果我经常去教堂 [法国]比尚 : 如果我经常去教堂, 那是为了看美人, 她像初开的玫瑰,鲜艳异常。 这有什么好说,真是浪费时光, 怎么会有这么多流言产生, 如果我经常去教堂。 我走大路..

教堂山会议

教堂山会议:1958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召开了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的第二次年会,有关定义的论争成为这次大会的主题。教堂山会议是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会上,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

火烧洋教堂

火烧洋教堂:白族传说。流传于云南洱源一带。相传光绪九年法国传教士罗尼佛和司译兼天主教神父张若望在洱源西山建天主教堂,并以退佃要挟白族人民信教。人们入教后又增加了礼拜钱、洗礼钱,于是纷纷闹退教。张若望与罗尼佛..

卡尔查的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

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 : 天主教教廷教堂,位于梵蒂冈。1506年初建时,所用方案由D.布拉曼特设计,为十字型集中式教堂。1547年米开朗琪罗受命主持这项工程,他保持了原设计的形制,但加大了结构。教堂建造到鼓座时,米开..

华西里升天大教堂

华西里升天大教堂 : 俄国东正教教堂,位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墙外。建于1555~1560年间,是为纪念1552年攻克喀山,彻底打败蒙古人对俄罗斯的侵略而建造的。建筑师是巴尔玛和波斯尼克。作为民族解放的纪念物,这座教堂..

龙尚教堂

龙尚教堂 : 法国孚日山区的一座天主教小教堂。建于1950~1953年,由法国建筑师勒科尔比西埃设计。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建筑中追求个性和象征倾向的较早的和最典型的作品,也代表了勒科尔比西埃脱离理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