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泉及子云亭道教造像

    玉女泉及子云亭道教造像 :

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西山山麓,与传为扬雄的读书台相距100米,台畔有纪念扬雄的“子云亭”。

相传玉女泉古为道家神仙修炼之地。泉畔岩壁上有隋唐及其以后道教造像24龛,共计50余尊。大小各异,大者高约55厘米,小者高约25厘米,分别为天尊、老君、胁侍仙人、力士及女真等人物像。龛楣上有双线阴刻莲瓣。天尊盘坐于狮座承托的莲台上,供养人或立或坐于天尊左右,有的双手交握于胸前,有的执扇,神情虔诚。在扬雄读书台岩壁上有一龛较大的道教造像,龛中雕刻了90余尊像,龛口呈梯形,高62厘米,上宽258厘米,下宽167厘米。龛中主尊为天尊(左)和老君(右)二像,天尊双手损毁,老君右手执扇。两侧浅浮雕各类人物像,分4层排列在主像左右侧壁上,左边43尊,右边42尊,大部分头戴幞头,身穿圆领袍服,像左侧均刻有题名,大都可辨。此龛规模较大,内容丰富,并有唐咸通十二年(871)的开龛题刻。崖壁其他龛侧题记中还有唐咸亨元年(670)、乾元二年(759),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等年号。近年在维修保护中,还发掘出了隋大业六年(610)的造像和题记,这是玉女泉道教造像最早的年号和年代最早的准确纪年。

玉女泉、子云亭道教造像雕刻精细,衣褶流畅,是四川建造较早、规模较大且雕刻精美的一处造像,对研究唐代道教造像有重要价值。

玉女泉摩崖石刻残段(绵阳市博物馆)

为您推荐

北朝造像碑

北朝造像碑 : 中国北朝的宗教石刻。全形似碑,在其上开龛造像,多为佛教造像,少数与道教有关。并常铭刻造像缘由和造像者姓名、籍贯、官职等,有时还刻出供养人的形象。现存实物以北魏的最早,而以东魏和北齐之际与..

北朝石刻造像

北朝石刻造像 : 中国北朝石刻造像。题材以佛像和菩萨像为主,也有声闻、天王、力士等雕像。主要出土于今陕西、河北、山西、河南、 山东、 宁夏及四川等省区。它是当时佛教信徒所造的供养像,许多造像上铭刻有..

巴中摩崖造像

巴中摩崖造像 : 中国唐代佛教石刻造像。位于四川省巴中县城四周。环城4龛原各为一石刻造像群,东、西、北3龛开凿年代以西龛为最早。现尚有隋大业五年(609)1龛。这 3处石刻以唐代所开凿的为主体,曾盛极一时,但..

隋唐石刻造像

南北朝金铜佛造像

南北朝金铜佛造像 : 中国南北朝时期铸造的小型单体鎏金铜佛像。主要供奉于佛寺或宫中,包括佛、弟子、菩萨、天王、力士、诸天等形象,间或也指镀金锤像。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有了深入而广泛的传播,不同地区..

广元观音岩摩崖造像

广元观音岩摩崖造像 : 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城南20千米嘉陵江东岸盘龙镇新民村大南山脚,岩前即是通往成都的古道,现存造像129龛,380余尊。观音岩造像开凿于唐代中晚期,以天宝年间(742~756)的造像最多,以后至德..

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 : 指在高耸的山崖石壁上,直接以高浮雕或半圆雕的形式,雕造出宗教题材的形象或形象系列。摩崖造像多为佛像、菩萨像、弟子像、罗汉像、天王像、力士像等,也有少量的供养人像。著名的摩崖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