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观音岩摩崖造像

    广元观音岩摩崖造像 :

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城南20千米嘉陵江东岸盘龙镇新民村大南山脚,岩前即是通往成都的古道,现存造像129龛,380余尊。

观音岩造像开凿于唐代中晚期,以天宝年间(742~756)的造像最多,以后至德(756~758)、元和(806~820)年间续有雕刻,有20余则题记,最早的题记是第47龛天宝十载(751)的造像铭,最晚的是第44、45龛之间大和七年(833)的造像记,均为小型龛像,主要龛形有外方内圆双层龛、长方形龛两种形式,造像题材有释迦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十一面观音等中晚唐时期常见的内容,其中观音造像特别突出。多则题记表明,这里的一些造像和唐朝两次著名的战事有关,一是天宝十载和十四载的唐王朝对南诏的战争,一是安史之乱。从铭文内容看,一部分龛像为从北方去攻打南诏的将士所开凿,另一部分则由安史之乱时随唐玄宗避难入蜀的随从所开凿,如第47龛为云南招慰泸北宣慰讨会兵马处置使南议郎行内侍省掖诞令上柱国范元逸造,第40龛即为唐玄宗的孙女、肃宗的女儿永和公主开凿,铭文内容多为乞求平安。大和七年以后再也没有造像题记,表明这处造像可能在以后的会昌(841~846)灭佛后逐渐衰落了。

观音岩造像因有多则造像题记,不但记录了唐代中期唐王朝对南诏作战和安史之乱相关的重要史实,还对四川石窟的分期研究有重要意义。

为您推荐

龙门造像题记➀

龙门造像题记:石刻名。龙门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分布在河南洛阳城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之际,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下至隋、唐、五代、北宋诸朝。其中..

石门摩崖➀

石门摩崖:石刻群。在陕西省汉中市以北褒谷石门隧道内与周围崖壁上。有东汉至清历代摩崖石刻百余品,其中尤以汉魏《鄐(chù)君开通褒斜道摩崖》、《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杨淮杨弼表记》、《石门铭》等为主体的13种摩..

《四山摩崖选集》

《四山摩崖选集》:安旗编着。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9月版。1.6万字。山东邹县铁山、冈上、葛山、尖山四山摩崖石刻书法选集。四山由于摩崖规模空前,椎拓不易,传世拓本极少,故罕为人知。知者莫不惊其奇伟。本集所选拓片..

《镌字岩彝文摩崖释译》

北朝造像碑

北朝造像碑 : 中国北朝的宗教石刻。全形似碑,在其上开龛造像,多为佛教造像,少数与道教有关。并常铭刻造像缘由和造像者姓名、籍贯、官职等,有时还刻出供养人的形象。现存实物以北魏的最早,而以东魏和北齐之际与..

北朝石刻造像

北朝石刻造像 : 中国北朝石刻造像。题材以佛像和菩萨像为主,也有声闻、天王、力士等雕像。主要出土于今陕西、河北、山西、河南、 山东、 宁夏及四川等省区。它是当时佛教信徒所造的供养像,许多造像上铭刻有..

巴中摩崖造像

巴中摩崖造像 : 中国唐代佛教石刻造像。位于四川省巴中县城四周。环城4龛原各为一石刻造像群,东、西、北3龛开凿年代以西龛为最早。现尚有隋大业五年(609)1龛。这 3处石刻以唐代所开凿的为主体,曾盛极一时,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