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纳利,G.

    钱纳利,G. :

生于英国伦敦,卒于中国澳门。17岁进入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毕业后曾在伦敦举办展览,其画艺在英格兰和爱尔兰颇具声名。1802年离开英国到印度。为躲避债务,于1825年由印度到澳门,依靠东印度公司设在澳门的商行在澳门立足,居留27年,去世后安葬于澳门。

钱纳利是与J.康斯太布尔、J.M.W.泰纳同时代的画家,在英国和东亚的欧洲人中,他以肖像画而闻名,但他到广东以后,倾心于中国风光和中国人物,创作了大量以中国风情为题材的油画、水粉画、水彩画和速写,其中以水彩描绘中国风景最为得心应手。钱纳利定居澳门以后,虽然在绘画风格上脱离了英国本土绘画,但在艺术灵感方面可与那个年代英国最重要的画家相媲美。钱纳利在绘画经营方面获得的成功,使许多广东画家(如林呱等)开始摹仿他的作品风格,临摹他的作品出售,并自称是他的学生。在澳门向钱纳利学习绘画的还有一些旅居中国的欧洲人。钱纳利去世后流传的许多作品中,有一些实际上是这些追随者所作。众多中国画家在艺术上对他的追随,使当时欧洲来华人士认为广东出现了“钱纳利画派”。

钱纳利是在中国居留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欧洲画家,他的绘画活动促进了早期广东外销画的发展。

《苦读国书》(1840)

为您推荐

《祖孙四代》

《祖孙四代》 : 作者刘文西。纸本,水墨设色。纵119厘米,横96.6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此画创作于1962年。作品以仰视的角度塑造了陕北黄土高原农家四代人的群像,他们的双脚融入泥土之中,表现了农民..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如此多娇》 : 作者傅抱石、关山月。纸本,水墨设色。纵500厘米,横900厘米。现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0周年,傅抱石和关山月受命为新建成的人民大会堂绘制巨幅中国..

《洪荒风雪》

《洪荒风雪》 : 作者黄胄。纸本,水墨设色。纵73.4厘米,横117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1949年以后,在“二为”方针的指导下,中国画家们积极地为工农兵服务,人物画家更是致力表现工农兵精神。20世纪50年..

潘思同

《转战陕北》

《转战陕北》 : 作者石鲁。纸本,水墨设色。纵238厘米,横218厘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画创作于1959年。作品以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解放区,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央机关转战陕北为时代背景..

《红岩》

《红岩》 : 作者钱松嵒。纸本,水墨设色。纵104厘米,横81.5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1960年9月,钱松嵒与傅抱石等一行人到重庆瞻仰革命纪念地红岩村,遂产生了创作《红岩》的想法。回南京后,经过苦心经营..

《谁谓中国国民尚能享受自由幸福耶?》

《谁谓中国国民尚能享受自由幸福耶?》 : 作者沈泊尘。此画刊于沈泊尘1918年在上海创办的《上海泼克》上,作品反映军阀统治下人民的苦难生活。画中手执锋利军刀的反动军阀把铁链套在“国民”的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