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 :
作者钱松嵒。纸本,水墨设色。纵104厘米,横81.5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1960年9月,钱松嵒与傅抱石等一行人到重庆瞻仰革命纪念地红岩村,遂产生了创作《红岩》的想法。回南京后,经过苦心经营,画了上百幅草图,几易其稿,最终以夸张的红色岩石象征革命传统,使这件作品获得了鲜明的主题,被认为是体现革命浪漫主义的成功典范。画家以凝重的笔墨塑形,将占画面三分之二的黄土化为“红岩”,将纪念馆体积缩小推得更高,增加了“高山仰止”的崇高感,而芭蕉用白描手法,既纯化了画面的红色,也加强了画面的节奏感,使画面具有了单纯、简洁、鲜明的视觉效果。该画是画家进入艺术创作鼎盛期的杰出之作。
《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