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吧,中国》

    《怒吼吧,中国》 :

作者李桦。黑白木刻。纵23厘米,横16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1935年创作。日本侵略军在发动“九一八事变”和“华北自治运动”之后,妄图进一步吞并全中国。与此同时,中华民国政府继续推行不抵抗路线,妥协退让,签订了卖国的《何梅协定》,整个华北面临重蹈东北沦陷覆辙的危险。《怒吼吧!中国》正是产生于这种时代背景下,作者以粗犷有力的线条,特写式的构图,刻画了一位象征危难中国的人物形象——他被蒙住双眼、捆绑着,行将被杀的命运迫使他奋力挣扎、竭力嘶吼,以此惊醒世人。由于这幅作品具有强烈的精神震撼力,以至于在1936年“一二·九”运动中爱国青年学生广泛地复制这幅木刻作品,作为宣传画,在游行队伍中发挥了巨大的鼓舞和战斗作用。这幅作品之所以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除了精神情感方面的作用外,还在于它在艺术形式上的突出表现。在鲁迅的指导下,李桦不仅从西方表现主义木刻中吸取营养,而且还善于吸收中国传统木刻简练、概括的风格特点,以“阳刻”的方式,减弱背景,突出人物,夸张撕裂的嘴和痉挛的手,这些都有力地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怒吼吧,中国》

为您推荐

《怒吼吧,中国》

《怒吼吧,中国》 : 作者李桦。黑白木刻。纵23厘米,横16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1935年创作。日本侵略军在发动“九一八事变”和“华北自治运动”之后,妄图进一步吞并全中国。与此同时,中华民国政府继..

中国农业科学电影制片厂

中国农业科学电影制片厂 : 中国生产农业科教片的专业电影制片厂。它成立于1949年6月29日,10月1日以后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电影社,1981年 5月改用现名。厂址在北京。厂内设有编导室、摄影科、生产科、..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中国对电影新工艺、新技术进行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1958年9月1日在北京成立,1966年一度撤销,1978年7月恢复。该所现设有:电子研究室、光学机械研究室、建筑工艺研究室、洗印研..

中国电影资料馆

中国电影制片厂(台湾)

中国电影制片厂(台湾) : 中国台湾的电影摄制厂。原中国电影制片厂1948年8 月从南京迁到台湾。1937~1949年,这家制片厂曾拍摄过一些受到群众欢迎的抗日影片。这家制片厂1949年5 月迁到台湾冈山,后迁到北投竞马场..

《中国电影剧本选集》

《中国电影剧本选集》 : 中国系列性电影剧作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辑出版,到1988年为止,已出13卷,共收剧本90部左右,基本囊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优秀影片的电影剧本。按影片摄制年代排列编次。该书反..

中国电影家协会

中国电影家协会 : 中国专业电影工作者的群众性组织。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协会的宗旨和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民族电影工作者(包括台湾、港澳及海外华侨电影工作者),繁荣和发展中国的电影事业。它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