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家》 :

作者秦征。布面油画。纵165厘米,横140厘米。作者自藏。

创作于1957年,是作者在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毕业创作。作者在画面上展现了战争之后的一位年轻的母亲,她带领孩子,回到渴望已久的家园时的景象。主人公靠在墙上,用手抚摸着墙壁,表情沉重。这虽是一幅反映战争题材的作品,但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血腥场面,而是通过残垣断壁反映出作者对战争的谴责,表现出民众痛失家园的凄惨和对于和平的期盼。

此画在毕业展出之后得到好评,并于创作完成的当年送到苏联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会”。但因随之而来的政治风暴,作者受到错误批判,该作品被认为散布了无原则的反战思想。作者被迫离开画坛20余年,直到1977年才重操画笔。时至今日,这幅作品仍散发着深沉隽永的艺术魅力。

《家》

为您推荐

《怒吼吧,中国》

《怒吼吧,中国》 : 作者李桦。黑白木刻。纵23厘米,横16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1935年创作。日本侵略军在发动“九一八事变”和“华北自治运动”之后,妄图进一步吞并全中国。与此同时,中华民国政府继..

《出击之前》

《出击之前》 : 作者何孔德。布面油画。纵200厘米,横140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作品创作于1963年,表现的是朝鲜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时的情景。整个画风质朴真切,画家在作品中运用了粗犷..

《阿诗玛》

《阿诗玛》 : 作者黄永玉。套色木刻插图,共10幅,由《阿诗玛像》《吹口弦》《射箭》《公房》《打虎》《她被水冲走了》《织布》等组成。作品创作于1956年。叙事长诗《阿诗玛》是撒尼族民间的爱情故事..

《台湾遗民图》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 作者徐悲鸿。纸本,设色。纵144厘米,横421厘米。现藏于徐悲鸿纪念馆。1940年,徐悲鸿受印度诗人R.泰戈尔之邀赴印度考察。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徐悲鸿忧国忧民,遂以《列子·汤问》篇中的..

《减租会》

《减租会》 : 作者古元。黑白木刻。纵13.5厘米,横20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作品创作于1943年。题材直接取自现实生活,反映抗日战争时期陕北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起来与封建地主进行减租、减..

《田横五百士》

《田横五百士》 : 作者徐悲鸿。布面,油画。纵197厘米,横349厘米。现藏于徐悲鸿纪念馆。这幅大型多人物历史题材油画为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28~1930年。田横的故事出自《史记·田儋列传》。田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