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同

    潘思同 :

籍贯广东新会。生于上海,卒于浙江杭州。早年受其兄潘卓吾影响自学西画,1916年在上海南洋路矿学校预科班学习,3年后随父母前往广州,转入广州南武中学。1922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科,在王济远、王远勃等人的指导下接受正规西画训练。毕业后为了生计,曾作过插图和装帧设计。1928年与陈秋草、都雪欧、方雪鸪等共同创办白鹅画会(1934年更名为白鹅绘画补习学校),在学校中任指导,十分注重写实基本功训练,将绘画和实用美术集合起来,培养出了一批美术人才。抗日战争期间白鹅画会被迫解散,他便进入商务印书馆,于1946年同吴作人、郁风、陈秋草及刘开渠等20余人联合建立上海美术作家学会,同时举办美术展览会。1951年被陈秋草聘任为新中国绘画研究所导师,翌年随商务印书馆迁入北京,时任高等教育出版社美术部负责人。1955年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

《黄山云海》(水彩画)

潘思同擅长水彩风景画创作。他以素描关系为参照发展色彩,形成了渗透着时代精神和健康审美意识的独特艺术语言。早期的写实风格作品,受英国19、20世纪水彩画艺术的影响,有《春晓》(现存最早作品)、《苏州河的早晨》等作品存世。20世纪50年代,他更注重画面的真情实感,个人和民族特性逐渐增强,创作出《戚墅堰机车车间》(1957)、《华山钢铁厂》(1959)、《沈家门渔港》(1962)等表现祖国建设的作品。60年代他开始漫游黄山、浙东诸地,技法已炉火纯青,这时期创作的《黄山云海》《天平山下》《苏州河之夜》等作品在国内外影响甚广。著有《怎样画水彩》,出版有《思同铅笔画集》《思同水彩画集》《潘思同水彩画选》等画册。

为您推荐

《祖孙四代》

《祖孙四代》 : 作者刘文西。纸本,水墨设色。纵119厘米,横96.6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此画创作于1962年。作品以仰视的角度塑造了陕北黄土高原农家四代人的群像,他们的双脚融入泥土之中,表现了农民..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如此多娇》 : 作者傅抱石、关山月。纸本,水墨设色。纵500厘米,横900厘米。现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0周年,傅抱石和关山月受命为新建成的人民大会堂绘制巨幅中国..

《洪荒风雪》

《洪荒风雪》 : 作者黄胄。纸本,水墨设色。纵73.4厘米,横117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1949年以后,在“二为”方针的指导下,中国画家们积极地为工农兵服务,人物画家更是致力表现工农兵精神。20世纪50年..

《转战陕北》

《红岩》

《红岩》 : 作者钱松嵒。纸本,水墨设色。纵104厘米,横81.5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1960年9月,钱松嵒与傅抱石等一行人到重庆瞻仰革命纪念地红岩村,遂产生了创作《红岩》的想法。回南京后,经过苦心经营..

《谁谓中国国民尚能享受自由幸福耶?》

《谁谓中国国民尚能享受自由幸福耶?》 : 作者沈泊尘。此画刊于沈泊尘1918年在上海创办的《上海泼克》上,作品反映军阀统治下人民的苦难生活。画中手执锋利军刀的反动军阀把铁链套在“国民”的脖子上..

《怒吼吧,中国》

《怒吼吧,中国》 : 作者李桦。黑白木刻。纵23厘米,横16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1935年创作。日本侵略军在发动“九一八事变”和“华北自治运动”之后,妄图进一步吞并全中国。与此同时,中华民国政府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