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丹(1910~  )

    汤晓丹(1910~  ) :   中国电影导演。生于福建省华安县。幼年侨居海外,自幼对绘画、电影产生兴趣。10岁随父母回国。1928年在厦门集美农林专科学校读书期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1929年到上海,结识了沈西苓、许幸之等人,开始在上海为一些报刊写稿和画漫画,并参加一些电影活动。1931年加入天一影片公司,任电影美工设计师。在拍摄粤剧影片《白金龙》时,导演生病,汤晓丹升任导演。影片在南洋放映,颇受观众欢迎。1933年编导故事片《飞絮》和《飘零》,奠定了电影导演的基础。1935年去香港,专门从事粤语影片创作。到1937年前,他先后为上海艺华影业有限公司、大观影片公司、南粤影片公司编导或导演了《糊涂外公》、《翻天覆地》、《金屋十二钗》、《时势造英雄》、《花开富贵》等影片。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创作了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粤语影片《上海火线后》、《小广东》和《民族的吼声》,对粤语影片的进步起一定的作用。1942年,香港沦陷,辗转到重庆。1945年在中国电影制片厂导演了影片《警魂歌》。1947年, 在中央电影摄影场二厂和三厂,1948年,连续导演了《天堂春梦》和《甦凤记》,有力地揭露了重庆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社会黑暗。在艺术上反映出生动朴素的导演风格。1949年导演了《万象回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汤晓丹进一步发挥了艺术才能,创作题材颇为广泛,导演了《不夜城》(1957)、《卧龙湖》(1958)、《钢铁世家》(1959)、《祖国啊,母亲》(1975)、《傲蕾·一兰》(1976)等。特别是战争题材的影片,使他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电影导演之一。其中著名的有《胜利重逢》(1951)、《南征北战》(1952)、《渡江侦察记》(1954)、《红日》(1963)等。这些影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宏伟的历史场面,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歌颂了伟大的解放战争,歌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雄形像。80年代以来,他致力于历史和传记片。1981年导演的影片《南昌起义》(见彩图),在银幕上再现了周恩来、 朱德、 贺龙、李立三、叶挺、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像,真实记录了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成为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较好的影片。1983年导演的影片《廖仲恺》(见彩图),塑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廖仲恺的崇高形像,是一部具有文献性的传记片。


为您推荐

台湾省电影制片厂

台湾省电影制片厂 : 中国台湾以拍摄新闻纪录片为主的电影制片厂。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了日本在台湾的映画协会和报道写真协会,于1945年11月改组成立了这家电影制片厂。以拍摄新闻纪录..

索泰,C.

索泰,C. : 法国电影剧作家、导演,文学与艺术骑士级勋章获得者。1924年2月23日生于蒙特鲁日。他从小酷爱电影,早年学过雕刻,演过话剧。1946年进入法国高等电影学院学习,毕业后编写和导演了一些很有特点的侦探片..

太阳族电影

太阳族电影 : 太阳族,是日本当代作家石原慎太郎1955年出版,并获得当年芥川奖的小说《太阳的季节》中主人公的统称。他们是富裕家庭的青少年,自幼娇生惯养,不学习、不劳动,生活奢侈、放荡,不遵守社会秩序,..

泰勒,E.

特吕弗,F.

特吕弗,F. :   法国新浪潮的创始人之一,电影导演。1932年2月6日生于巴黎,1984年10月21日卒于塞纳河畔讷伊。从小酷爱文学和电影,15岁在巴黎发起并组织了大众电影俱乐部。他在工作中结识了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

《探索》

《探索》 : 中国电影论文集。于敏著。本书收集了《工业题材一解》、《时代和人》、《关于真人真事的写作》等17篇文章。作者结合自己的电影创作实践,从理论上对如何运用电影来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劳..

台湾省电影

台湾省电影 : 1901年电影开始传入中国台湾。1921年以前,台湾主要放映日本影片。在此期间,曾有日本人在台湾拍摄过少量新闻纪录片。1922年,日本松竹蒲田电影公司在台湾摄制了日本影片《大佛的瞳孔》。1925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