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吕弗,F.

    特吕弗,F. :   法国新浪潮的创始人之一,电影导演。1932年2月6日生于巴黎,1984年10月21日卒于塞纳河畔讷伊。从小酷爱文学和电影,15岁在巴黎发起并组织了大众电影俱乐部。他在工作中结识了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A.巴赞,巴赞是他艺术上的指路人和生活上的支持者。1953年进入法国农业部电影处工作,后在《电影手册》和《艺术》杂志任编辑和撰稿人,成为著名影评家,他的文章文笔犀利,富于创见。他的《论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1954)被视为新浪潮运动的纲领与宣言;他的《法国电影在虚假中死去》(1957)预告了"第一人称"影片的到来,第一部这类影片是《四百下》(1959)。特吕弗曾跟意大利著名导演R.罗西里尼学习导演,1958年后开始逐渐放弃评论工作,专事电影创作,他自强奋斗,勇于探索,独辟蹊径,革新了电影的艺术语言。在25年的导演生涯中,他拍摄了23部影片,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半数以上获得过法国电影大奖、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法国电影恺撒奖、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奖等50多项国际性褒奖,大部分影片在艺术上或商业上都取得了较大成功。主要作品有《四百下》、《朱尔和吉姆》(1962)、《偷吻》(1968)、《美国之夜》(1973)、《阿黛尔·雨果的故事》(1975)、《逝去的爱情》(1979)、《穿黑衣的新娘》(1968)、《华氏451度》(1966)、 《夫妇生活》(1970)、《隔壁的女人》(1981)、《绿色的房间》(1978)、《最后一班地铁》(1980)等。他的影片基本上是自编、自导,甚至在影片中扮演角色。他还发表过《零用钱》、《喜欢女人的男人》等多部小说;以长篇访问记的形式写了一部专著《论希区柯克的电影艺术》。

为您推荐

台湾省电影制片厂

台湾省电影制片厂 : 中国台湾以拍摄新闻纪录片为主的电影制片厂。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了日本在台湾的映画协会和报道写真协会,于1945年11月改组成立了这家电影制片厂。以拍摄新闻纪录..

索泰,C.

索泰,C. : 法国电影剧作家、导演,文学与艺术骑士级勋章获得者。1924年2月23日生于蒙特鲁日。他从小酷爱电影,早年学过雕刻,演过话剧。1946年进入法国高等电影学院学习,毕业后编写和导演了一些很有特点的侦探片..

太阳族电影

太阳族电影 : 太阳族,是日本当代作家石原慎太郎1955年出版,并获得当年芥川奖的小说《太阳的季节》中主人公的统称。他们是富裕家庭的青少年,自幼娇生惯养,不学习、不劳动,生活奢侈、放荡,不遵守社会秩序,..

泰勒,E.

《探索》

《探索》 : 中国电影论文集。于敏著。本书收集了《工业题材一解》、《时代和人》、《关于真人真事的写作》等17篇文章。作者结合自己的电影创作实践,从理论上对如何运用电影来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劳..

台湾省电影

台湾省电影 : 1901年电影开始传入中国台湾。1921年以前,台湾主要放映日本影片。在此期间,曾有日本人在台湾拍摄过少量新闻纪录片。1922年,日本松竹蒲田电影公司在台湾摄制了日本影片《大佛的瞳孔》。1925年,台..

索莱尔,F.

索莱尔,F. : 墨西哥电影演员、导演。生于萨尔蒂约,卒于墨西哥城。出身演员世家,父母和他的4个兄弟姐妹都是著名演员。他从小就在舞台上演戏,曾随剧团到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和西班牙演出。早期在好莱坞拍摄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