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来:(1935— ) 台湾散文家、小说家。男。原籍湖南醴陵市。台湾空军通校毕业。曾任《宜兰青年》(后改名《青年生活》)主编、月刊《妇友》执行编辑,1967 年退役后受聘为育乐公司执行秘书,后应尹雪曼之邀参与创办《中华文艺》。9 岁开始接触新文学少年读物,此前已曾读过《三国演义》、《精忠岳传》等中国古典名著。1949 年随军去台湾。文学创作始于 1956 年,习作多为诗与散文。其短篇小说处女作《桥》获台湾总政治部三军文康竞赛奖,第二年又以散文《望乡曲》获得台湾空军全军散文奖第一名。还曾获台湾青年文艺竞赛短篇小说第二名,以《青梅竹马》获月刊《作品》短篇小说第一名,以及中国文艺协会小说创作奖、军中文艺短篇小说金像奖等。其创作十分勤奋,至 70 年代中发表文字累计已达 60O 万字。著有散文集《佩刀》(1957)、《山河恋》(1969)、《望乡曲》(1971)、《斜阳外》(1974),短篇小说集《霜夜》(1966)、《秋歌悲笛》(1968)、《边城恩怨》(1968)、《漠野风云》(1970)、《烟之外》(1972),中篇小说《轻烟》(1967)以及长篇小说《洛水潇潇》(1972)、《春潮》(1974)、《大漠苍苍》(1977)等。
为您推荐
邓绥宁:(1914— ) 台湾戏剧家。原名士铭,字绥宁。曾用笔名苏宝、孟迁、隋凝、也愚等。男。原籍辽宁绥中县。毕业于齐鲁大学。在校期间主修中文,创办齐鲁剧社,主编《未央月刊》。曾任武昌育杰高中国文教员、长沙《阵中日报》..
邓蔼梅:(1941— ) 台湾小说家。女。安徽寿县人。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以后一直担任中学英语教师。曾获第十七届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小说)。作品已结集出版 2O 多种,主要有长篇小说《怡园春晓》(1979)、《雨痕》(1979)、《..
淡莹:(1943— ) 新加坡华人诗人。原名刘宝珍。女。祖籍广东梅县,生于马来西亚。高中毕业后赴台湾留学,1966 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翌年去美国深造,并于 1969 年获威斯康星大学东亚系硕士:1971—1974 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黛丁:(约 1912—1979) 新加坡华人小说家。原名黄子山。曾用笔名山、黄山、黄家谨等,主要笔名黛丁。男。广东潮州人。在故乡读过两年小学后,赴南洋当学徒谋生。在黄科梅、洪半呆、陈如旧、王君实等人的影响下学会看报读书,继..
戴小华:(1949— ) 马来西亚华人作家。女。祖籍河北沧县,生于台湾。从小在台湾读书。中学时代曾任校刊《世新时报》副社长。后曾与同学代老师写过一部长达 90 集的电视剧《姐妹花》。1967 年获《读者文摘》(亚洲版)征文比赛..
大华烈士:(1896— ) 香港作家。原名简又文,字驭繁。曾用笔名工爻、佟智、斑园、谛牟、兴汉剑生郎等,主要笔名大华烈士。男。广东兴会县人。早年曾赴美国留学,获奥伯林大学文学士学位。后进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