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扉

丹扉:(1926— ) 台湾杂文家。原名郑锦先。女。祖籍福建仙游。生于一个法官之家。1948 年金陵女大中文系毕业。曾先后任记者、编审、中学教师,现为《仕女杂志》发行人。大学期间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尤其是鲁迅的杂文,深受影响,并逐渐走上杂文创作的道路。1965 年,处女作《妇人之见》发表。翌年,因发表《反舌集》而一举成名。此后创作日渐增多,作品大多尖锐泼辣,形象生动,富有哲理,寓热情于冷峻之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曾于 1979 年获中国文艺协会第二十届散文创作奖。已出版的作品有《妇人之见》(1965)、《反舌集》(1966)、《吸尘集》(1968)、《搬弄集》(1969)、《见刺集》(1970)、《伐桂集》(1971)、《往返集》(1972)、《折枝集》(1973)、《管窥集》(1974)、《燃其集》(1975)、《散舒集》(1975)、《丹扉的话》(1978)、《碾渣集》(1977)、《叮
集》(1978)、《浮尘集》(1978)、《似曾相识集》(1979)、《前尘重挑集》(1979)、《丹扉扫瞄》(1979)、《鼓刷集》(1980)、《各奔“钱”程》(1981)、《无冠一身轻》(1982)、《微雨轻尘集》(1983)、《家务卿琐语》(1984)、《散火集》(1988)、《八千里路尘与土》(1989)。

为您推荐

戴天

戴天:(1937— ) 香港诗人。原名戴成义,别署戴天。男。祖籍广东大埔县,生于毛里求斯。在毛里求斯接受了中小学教育。60 年代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后去美国留学,获爱荷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70 年代定居香港。主编过文艺刊物..

黛丁

黛丁:(约 1912—1979) 新加坡华人小说家。原名黄子山。曾用笔名山、黄山、黄家谨等,主要笔名黛丁。男。广东潮州人。在故乡读过两年小学后,赴南洋当学徒谋生。在黄科梅、洪半呆、陈如旧、王君实等人的影响下学会看报读书,继..

戴小华

戴小华:(1949— ) 马来西亚华人作家。女。祖籍河北沧县,生于台湾。从小在台湾读书。中学时代曾任校刊《世新时报》副社长。后曾与同学代老师写过一部长达 90 集的电视剧《姐妹花》。1967 年获《读者文摘》(亚洲版)征文比赛..

大华烈士

大荒

大荒:(1930— ) 台湾诗人。本名伍厚枝,后改名伍鸣皋。笔名金铃子、寒风、谷虚。男。安徽无为县人。早年在军队服役,任中士、中尉。脱离军队后,考入台湾师范大学国文专修科,其后一直担任中学教师。1951年,处女作散文《野外》发..

崔文瑜

崔文瑜:(1936— ) 台湾翻译家。本名崔以宽。女。原籍河北昌黎县。在台北读完初高中后,进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 年毕业。曾任台湾教育部国际文教处职员,现专事写作。1959 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 年获台湾中国文艺协会文学翻译奖..

崔百城

崔百城:(1916— ) 台湾小说家、散文家。笔名白尘、希平、山佳、莱夫、莱公等。男。祖籍山东郯城县,生于江苏盱眙县。其父随祖父由山东逃荒至盱眙农村落户,后因匪乱,房舍被焚,遂投奔其兄,定居城内,并弃农经商。此时开始入私塾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