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澄:(1941— ) 马来西亚华人作家。原名黎煜才。笔名洛深、柳梦、碧澄。男。原籍广东惠阳,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高中未毕业即参加国立师训班,1961 年毕业后成为马来西亚华文小学教员。后自修完成大学课程,获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荣誉文学士(主修文学),升为政府中学教师。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创办人之一,曾任该会理事、副秘书,现为该会秘书长。课余时间从事小说、散文、新诗、评论等创作,亦编写学生读物和中小学课本。1987 年小说《暴风雨前夕》获国家语文出版局与马来西亚银行主办的非马来人马来小说创作比赛次奖。以勤于创作、态度严肃知名。“不赞成文学流派的互相敌视,主张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共存,并彼此吸收对方的长处。”已出版短篇小说集《阿秀》(1972)、《扫不尽的枯残》(1983)、《落地生根》(1983)、《最后一颗榴槤》(1985)、《昨夜的梦》(1986),诗集《回望与感知》(1981)、《云里·云外》(1984)、《东西大道》(1987),散文集《雨前·雨后》(198o)、《思想的乱章》(1984)、《让火把继续燃烧》(1988),儿童文学《一年之计》(1975)、《日叻务是个好地方》(1988)、《儿童诗歌集》(1990),译著《文西阿都拉吉兰丹游记》(1978)、《马来班顿》(1981)。
为您推荐
彼岸:(1941— ) 马来西亚华人诗人。原名林今达。笔名彼岸、醉言、野夫、人间、稻草人。男。祖籍广东省普宁,生于马来西亚吉打。1962年由吉打日间师训学院毕业后,在吉打州双弄港口任小学教员。后任《海峡时报》通讯员、《通..
白韵琴:(?— ) 香港小说家。女。原籍广西桂林市。曾当过童星、空中小姐、电视艺员和节目主持人。后远嫁美国,婚姻破裂后又重返香港。最初应周刊编辑约写游记而涉足文坛,之后一发而不可收。不仅写游记、杂文,还写了不少小说。..
柏杨:(1920— ) 台湾杂文家。原名郭衣洞。笔名柏杨、邓克保。男。祖籍河南开封县。毕业于东北大学。年幼丧母,因不堪后母虐待,17 岁时离家,先后在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读书。曾任《青年日报》社社长、辽东学院教师等职。1949..
保真:(1955— ) 台湾散文家、小说家。原名姜保真。男。祖籍北京市,生于台湾嘉义县。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森林系。后留学美国、瑞典,分别获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硕士和瑞典农业科学大学林木遗传博士学位。生于书香门第,全家爱好..
鲍晓晖:(1926— ) 台湾散文家、小说家。原名张兢英。笔名晓晖、兢遐。女。辽宁铁岭人。毕业于沈阳国立东北大学。去台后曾任职于台湾省水利局,现任教于南山商业职业学校。其散文集《异乡·乡情》获 1981 年台湾优良读物奖..
白灵:(1951— ) 台湾诗人。本名庄祖煌。男。生于台北。台北工专化工科毕业,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夜间部肄业,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化工硕士。曾任技术员、助教、助理研究员,现任教职。曾主编《草根》诗刊。 1985 年起力倡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