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衡道:(1915— ) 台湾小说家。男。台湾台北县人。自幼到日本接受教育,仙台东北帝大经济系毕业。曾任台湾大学副教授、高雄医学院讲师,中国文化学院、淡江文理学院等校的教授,台湾省文献会副主任委员。 1982 年退休后,执教于东海大学。1981 年获美国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84年获第九届国家文艺奖。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前夜》(1964)、《丝绸的手帕》(1965),传记《台湾一百位名人传》等。另有大量民俗历史著作,如《台湾的历史与民俗》、《乡土与民俗》、《台湾寺庙大全》等。林衡道虽是长期接受过日本教育的上层社会子弟,但却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代表作短篇小说《姊妹会》原载于 1963 年 6 月《民间知识》,作品描写了李张琼珠等一群阔太太组成了姊妹会。她们都出身于在日据时期“吃了甜头”或正在做日本生意的人家,聚在一起总是回忆崇拜日本的美好。结果打着“考察台湾民间文艺”招牌的日本青年泽田广行来到李张琼珠家后,不仅与她调情,临走还窃走她一大笔财物。作品辛辣地嘲讽了“皇民遗孽”的丑态,抨击了当代台湾社会的媚日之风。小说借用当时参加过反日斗争的信义伯和青年李秀子的对话,满含深意地指出:“时间会解决一切的。”作品情节于启然中现突兀,充满讽刺意味。
为您推荐
林方:(1942— ) 新加坡华人诗人。原名林赐龙。曾用笔名子范、柳青、帝龙、水东流、范爱静、萨那隆等,主要笔名林方。男。祖籍广东潮安。曾就学于新加坡义安学院中文系。1966 年后从事印刷业,任缤纷彩印工业经理。学生时代..
林海音:(1919— ) 台湾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女。祖籍台湾苗栗,生于日本大阪。幼时随父母迁居北京城南,曾就读于原北平女子师范学校,后毕业于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担任过《世界日报》记者。 1948 年,她同丈夫夏承..
林佛儿:(1941— ) 台湾作家。笔名林白、郁人。男。台湾台南人。
14 岁从国民学校毕业后,曾在印刷厂当学徒,做机关工友。业余补习英、法文,学过建筑、绘画与摄影。1961 年曾入新儒学院,一年后自..
林芳年:(1914— ) 台湾诗人、小说家。原名林精鏐。男。台湾台南人。毕业于麻豆公学校高等科。1934 年加入台湾文艺联盟加里支部,从事新文学运动,是日据时代盐分地带文学拓垦者之一。台湾光复前担任佳里街后场庶务课长,光复..
林亨泰:(1924— ) 台湾诗人。男。生于台湾彰化。台湾师范大学 教育学系毕业。1974 年 8 月因病自省立彰化高工退休。病愈后,在私立东海大学、省立台中商专等学校兼任讲师。1947 年加入由杨逵..
林梵:(1950— ) 台湾诗人。本名林瑞明。男。台湾台南市人。为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现任台湾成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77 年获《诗潮》创刊奖。著有诗集《失落的海》(1976)、《流转》(1986)、《未名事件》(1986),传记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