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月:(1883—1960)台湾作家。笔名林怒涛、林不老、诉心难(素心兰的谐音)。男。台湾台南县人。父亲钟国栋为清朝官员,清月因出嗣给姑夫前清秀才林汝聘,故改姓林。1897 年入日语传习所,毕业后任台南医院翻译。1901 年考入总督府医学校。1906 年毕业后在红十字社台湾支部医院等医院工作。在台北大稻埕创设宏济医院,1933 年又创建私立综合医院。1945年任台北医师公会第一任理事长。在医学院学习时即热衷于收集民谣,以后随着行医采风之足迹几乎遍及全岛。他“从医兼歌”,在诊所门口张贴自印的歌集广告单,被人称为“歌人医生”。他也是台湾流行歌曲萌芽阶段的重要歌词作者。所作《樵牧闲话》、《老青春》等曾风靡全岛。青年一代的歌谣作者廖汉臣、陈君王、邓而贤、李临秋、姚赞歌、陈达儒、陈秋霖、周添旺等都认他为师。1935 年台湾歌协会成立,他出任理事。1951 年受聘为台湾省文化协进会歌谣委员。1952 年 2 月 17 日他在台北举行台湾歌谣演唱会作为自己的古稀寿庆,到会各界人士达五百人左右。结集出版的歌谣歌词集有《阿片诗歌集》(作为《地球上阿片之运命》的附录)》(1923)、《仿词体之流行歌》(1952)、《歌谣集粹》(1954)。散见于《台湾风物》、《台北文物》、《台湾文化》等刊物上的还有《台湾民间歌谣选》、《台湾歌谣拾零》、《警世歌》等。论文有《歌谣小史》等。
为您推荐
林攀龙:(1901—1983)台湾文学评论家。字南阳。男。台湾台中县人。祖籍福建龙溪。出身雾峰世家,是林献堂的长子。1909 年 8 岁时赴日读书。受社会和家庭影响,青年时即投身台湾民族运动和文化启蒙运动。1919 年在东京第五高..
林佩芬:(1957— ) 台湾小说家。女。祖姓钮祜禄氏,后家族迁到浙江鄞县、上海市。生于台湾基隆市。满族。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肄业。曾任《书评书目》编辑,后从事专业写作。现任台湾满族协会秘书、理事长特别助理。主要作品有..
林清玄:(1953— ) 台湾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男。台湾高雄人。世界新专电影技术科毕业。曾任《中国时报》海外版编辑、《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奔流杂志》编辑、《新闻人》周..
林清文:(1919— ) 台湾剧作家、诗人。男。台湾台南县人。日据时期公学校高等科毕业。1939 年加入《台湾艺术》杂志。曾任记者,剧团编导、主持人。30 年代开始剧本和新诗的创作,60 年代后转向翻译。他与吴新荣、郭水潭等盐..
林泠:(1938— ) 台湾诗人。本名胡云裳。女。原籍广东开平县,生于四川江津县。童年在西安和南京等地度过,1949 年赴台湾后读完小学和中学。1958 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学系。后又到美国深造,获佛吉尼亚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
林明华:(1949— ) 台湾小说家。男。生于台湾。曾有电影剧本获台湾新闻局甄选优等奖。作品尚未结集出版。1989 年小说《单车失窃记》获《联合报》第十一届小说奖中篇小说第二名。此篇小说叙述一个人失了业,好不容易找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