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1953— ) 台湾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男。台湾高雄人。世界新专电影技术科毕业。曾任《中国时报》海外版编辑、《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奔流杂志》编辑、《新闻人》周报总主笔。曾创办《电影学报》。获第五届吴三连文艺奖、1983年金鼎奖、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文学奖并 6 次获《时报》文学奖。主张“所有的艺术文化都应该和生活结合才有真正的意义——于公,我期待我们的社会能有好的文化艺术环境让大家沉潜浸润,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品质;于私,我自觉到每个人都应该自我创造一个更适于生活的文化环境,自小格小局里走到开朗壮阔的天地”(林清玄《〈在暗灰中迎曦〉自序》)。著有散文集《莲花开落》(1916)、《蝴蝶无须》(1978)、《冷月钟笛》(1979)、《温一壶月光下酒》(1981)、《鸳鸯香炉》(1933)、《金色印象》(1984)、《白雪少年》(1984),评论集《雏鸟啼》(1978)、《难遣人间未了情》(1980)、《谁来吹醒文化》(1982)、《处女的号角》(1984),报道文学集《长在手上的刀》(1978)、《乡事》(1979)、《在刀口上》(1982)、《宇宙的游子》(1984)等。
为您推荐
林攀龙:(1901—1983)台湾文学评论家。字南阳。男。台湾台中县人。祖籍福建龙溪。出身雾峰世家,是林献堂的长子。1909 年 8 岁时赴日读书。受社会和家庭影响,青年时即投身台湾民族运动和文化启蒙运动。1919 年在东京第五高..
林佩芬:(1957— ) 台湾小说家。女。祖姓钮祜禄氏,后家族迁到浙江鄞县、上海市。生于台湾基隆市。满族。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肄业。曾任《书评书目》编辑,后从事专业写作。现任台湾满族协会秘书、理事长特别助理。主要作品有..
林清泉:(1939— ) 台湾诗人。笔名林帆、青白、正之等。男。祖籍广东蕉岭县。毕业于国立台湾艺专。现任教于台湾屏东县内埔国中。童年生活不安定,多在防空洞度日。日本投降后进入五沟国小,利用假日在一家私塾读汉书,奠定了国..
林泠:(1938— ) 台湾诗人。本名胡云裳。女。原籍广东开平县,生于四川江津县。童年在西安和南京等地度过,1949 年赴台湾后读完小学和中学。1958 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学系。后又到美国深造,获佛吉尼亚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
林明华:(1949— ) 台湾小说家。男。生于台湾。曾有电影剧本获台湾新闻局甄选优等奖。作品尚未结集出版。1989 年小说《单车失窃记》获《联合报》第十一届小说奖中篇小说第二名。此篇小说叙述一个人失了业,好不容易找到工..
林玲:(1941— ) 台湾散文家、儿童文学家。笔名林若洁。女。浙江乐清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但童年和少年时期却历经忧难。去台后,曾就读于台北女子师范学校和屏东师范专科学校。现任教于屏东县立公馆国民小学。在台北女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