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意识

    阶级意识 : 对阶级自我存在和阶级利益的领悟及其认识。阶级意识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与另一集团处于敌对关系的某一集团中成员的共同意识,二是表现为反对另一集团的共同要求。在形成阶级意识的过程中,政治组织起着重要作用。这种政治组织,特别是政党通过宣传活动能够唤起本阶级的觉醒,使其逐步意识到本阶级的力量与使命,并使整个阶级形成一致的政治信仰而团结起来。不同阶级的阶级意识是迥然不同的,甚至是截然对立的。阶级意识的冲突是阶级斗争的直接表现,因为阶级意识的对抗通常表现为日常的舆论斗争和宣传的对抗,使两个阶级之间出现明显的政治观点纷争。

为您推荐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国青年出版社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3月版。6万字。报告文学集。共4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向具有崇高共产主义风格的人致敬》、《英雄列车》、《党救活了他》。分别记述发生在1..

无产阶级文化派

出版时间:1985-10 无产阶级文化派 : 指的是全俄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成立于1917年9月,是一个极为广泛的群众性的文化组织。十月革命胜利后,该协会在各地的组织最多的时候达一千三百八十一个,成员达四十万人,它有自..

文学的阶级性

出版时间:1985-10 文学的阶级性 : 指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一定阶级的意识,包括一定阶级的立场、观点、态度、感情和趣味。在阶级社会里,文学的阶级性是文学的重要社会属性。文学的阶级性是由作家的阶级性和作品所反..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诗词选读》

无产阶级文学

出版时间:1992-12 无产阶级文学 : 指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形成后所创作发表的具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文学。1921年《播种人》杂志创刊后,提出了文学艺术的阶级性。3年后,以《播种人》的同人为主创办了《..

《左联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左联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南京大学中文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25.2万字。纪念左联成立30周年论文集。收论文10余篇,论及左联时期无产阶级文学革命运动、左联时期文学上两条道路的斗争、左联时期对文学大众..

现代西方最流行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教科书

现代西方最流行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教科书: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1915- )着的《经济学》。作者是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权威人物。他在此书中将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微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的“宏..